科考开始了!
就像现代的高考一样,甚至比高考还要更加的影响力大,多少学子苦读几十年,就是为了在科考上中举,从此鲤鱼跃龙门入朝为官。
所以不管在哪个府州,哪个城市,近段时间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要向科考偏移。
就像酒楼寒舍一样,不仅不能趁着科考收取更高额的住宿费用,反而还要降低学子们的花费,同时当地的城市还会向那些贫穷的学子们开放免费的食物和招待所。
虽然饭菜不算好吃,但总能饱腹。
虽然住所环境一般,但总能安睡。
当李天佑得知这些情况的时候,也不得不向皇宫里的那位皇上竖起一个大拇指。
既然上面的人都如此的重视,那底下的官员也不敢怠慢科考这件大事,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生怕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出现差错。
“你说那些学子们会怎么写策论啊?”,忘川好奇的朝李天佑问道。
李天佑一边在皇城书院内巡视着正在考试的学子们,听到忘川的问题后笑着回道。
“我怎么知道,这和我们那边考试不一样啊,这里上来就要你写策论,就跟我们那的论文一样,还是施政方面的论文,我又没写过,回答不了你。”
“不过倒是和我们想的差不多,确实是关于对我们外乡人这一群体来做讨论的。”
忘川想到策论的题目,笑着朝李天佑说道。
“外乡人的作用,这题目范围很大啊,感觉怎么写都会很片面。”
“大就对了,朝廷看来就是想集思广益,据说这是左右二相,连同我师父和皇上还有内阁的成员们一起想出来的题目,就是想看一下学子们对于我们外乡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
“说难写自然难写,毕竟题目的范围确实像你说的一样太大了,但要说好写也好写!”
忘川好奇的问道,“怎么写才好写啊,你倒是说说。”
“那还不简单嘛,就写自己知道的,千万不要对在不了解的方面下评论,不管积极的还是贬义的,只要说清楚理由,并阐明观点和后续如何应对,相信就注意让朝廷满意了。”
“别的不说,你信不信按我说的做,通过一轮会试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