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的崛起(出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原始游牧民族(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公元前6千年到公元前3千年间,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流域,很多地方的人类开始定居,发展农业,建立城邦国家。只要可以灌溉,终年都有稳定的食物供应的地区,人们就会放弃四处漂泊狩猎的艰难生活,选择定居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上游,亚述人建立了城市;在小亚细亚流域和地中海沿岸和岛屿上,也有许多小公社逐步走向了文明。或许与此同时,在印度和的富饶地带,人类生活也得到了发展。在欧洲盛产鱼类的湖泊周围,早已有许多小公社在水上建起住宅,以捕鱼打猎来弥补农业收成的不足。但是在旧世界,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生活方式。那里土壤不那么肥沃,或者树木太茂密,或者土地太干旱,或者气候变化无常。因此,对于只掌握极少数工具和科学知识的人类来说,陆地还不是很好的安身立命之地。

    在原始文明的环境中,定居的人需要持续不断的供水,持久的温暖和阳光。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人们就只能像一个过客一样,做一个靠追捕野兽生活的猎人,做一个随着季节变迁追随牧草的牧人,而不能定居。从狩猎生活向游牧生活的转移是肯定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可能是在追寻野牛或野马群(在亚洲)时,学会了把牛马赶进山谷中关起来,并为它们驱逐狼群、野犬等其它食肉的野兽,这样,人们就产生了财产私有的思想。

    当农耕者的原始文明开始以大河流域为重点发展起来时,另外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游牧生活方式也发展起来,这是一种在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之间轮流迁徙的生活方式。总的来说,游牧民的生活要比农耕生活更为艰苦。他们产出有限,人口也不多;他们没有永久性的寺院,更缺乏高度组织的祭司阶级;他们的工具也十分有限。但是读者们不要就此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一定是落后不发达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比那些依赖土壤生活的农耕民的生活更加充实。在游牧民族中,每个个体都是非常独立,并不只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分子而存在的。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首领的地位更为重要,而巫师则显得无足轻重。

    游牧民足迹遍布辽阔的大地,因此他们有着更为宽广的人生观。在与各地的民族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看惯了各族的风土人情,学会了和竞争的部落就牧草之类的事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