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感,第二,那边的商人应该也是最多的,对这次科举改革挺具有代表性的。
江南会馆就在东市最中心的地段,很显眼,因为它建的很大很气派。
刚进江南会馆,李南风就听到了自己已经十八年没有听到的乡音,江南侬语,瞬间百般滋味,无法言语,眼眶微红。
“这位兄台,为何如此?”一位手持诗经的书生见李南风稍显激动的模样开口询问道。
“无事,见到老乡自然是激动了些。”李南风赶紧收拾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笑着回道。
“哦?兄台也是江南学子?”
李南风想了想,含糊其辞的说道:“嗯,算是吧。”
“那也是准备住在会馆里的吧。”
“我住在别的地方,今日就是过来看看的。”李南风回道。
“在下戴枫溪,请问兄台名讳?”书生见礼开口问道。
“李南风。”
李南风正想找人聊聊,于是与这个书生闲聊了起来。
“戴兄,这离科举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怎么现在就来京城了?”
“呵呵,我本来就住在长安,上届科举没考好,就没回去。”戴枫溪苦笑一声。
“那你一直住在会馆?”
戴枫溪理所当然的说道:“是啊,便宜啊,长安城房价这么贵,别的地方都住不起,只有住会馆是最合算的。”
“那你的生活来源是什么?”李南风好奇的问道。
“去私塾教书,或者上门给别人做私教。”
“哦,是这样啊。”李南风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唐突了。”
“我从李兄穿着来看,家境应是比较殷实,不知道这些也是正常的。”戴枫溪笑呵呵的说道,“再说了,大家都是这个样子过的,并无不妥。”
“那是,那是。”李南风赶紧点头。
“我见外面外面街道学子们并不少,但咱们江南会馆里人却并不多,这是为什么?”
“咱们江南会馆只招待江南学子,而江南道赴京的道路太过遥远,学子们自然还没有赶到。”戴枫溪解释道。
李南风一拍脑袋,自己真是傻,会问出这种问题,还以为在前世呢,全国各地,高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