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了吐蛇信,嘟囔着“不走就不走呗”,便摇摇晃晃的回到峡谷深处。
古墨县靠近龙川江,而这古墨县的来源还是这座古墨山,山上长满了松树,而且岩石光滑质软,早在大隋建立之前,便有人发现这座山的妙用,可以借此来制作古墨。
于是一座专门制墨的县城拔地而起,后来人们为了洗墨,更是直接在县城附近挖了湖泊,从龙川江引水而来,名曰古墨湖。
制墨主要工序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而那练烟便是从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烟尘,因此周围的百姓经常来往于古墨山,不过路途也不近,来回至少需要半天多。
此时正值正午,秋天的太阳虽然不热,但耐不住这路途遥远,平整的官道上正停着辆推车,车板上正堆满了砍好的松枝,杨老汉正坐在一侧不停的擦汗。
已经年过六旬的他膝下有两个儿子,老大当年被征兵要走,这一走便没有回来过。后来老来得子,小儿子如今在城里棺材铺当伙计,可惜家境贫寒,如今二十好几也没娶妻生子。
为了减轻小儿子负担,他不得不出来拉松枝,可惜没那马车,便只能人来拉,时常早晨出去,下午才能赶回来。
脸上布满了皱痕,牙齿也不剩几个,头发花白杂乱,手上都是茧子,平常路上经过的人都绕着他走,但他却丝毫不在意,反而乐呵呵。
‘这一车的松枝,估计能卖个三文钱。’
正当他准备起身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老人家,古墨县是这从这个方向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