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2年,谁说舔狗不能当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这回可差事了(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秦浩天的记忆里,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经济改革进入到一个迅猛期,吃穿用需求量大增。

    这也就导致整个社会上,所有物资都供不应求,在家用电器里面,电视机尤为紧俏。

    从倒卖批文、倒卖进口指标,到走私进口电视,进口散件组装电视,再到国企生产电视。

    当然还有很多公司也加入倒卖大军中,电视机价格经过层层转手,越来越高。

    即便是这样,还是“一机难求”。

    秦浩天现在,之所以组装电视机的生意如此火爆,也在在此大背景下。

    这种情况在秦浩天的印象里,至少持续到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

    当时国内刚刚成立的两个电视机厂里面,都是可以出售套件的。

    其中在沪市的金星电视机厂,还有闽省的福日电视机厂,除了生产电视机以外,还直接销售套件。

    这些套件基本都是松下或者夏普、三洋这些品牌,质量在当时绝对过硬。

    套件里除了电子元器件以外,包括电视机的外壳一应俱全,只是没有该厂的商标。

    而秦浩天组装的电视机,不仅在上边直接就贴上了“天晴”的注册商标,同时秦浩天还设置了后世的防伪标识。

    就算是别人想要做手脚,最后也逃不过秦浩天的火眼金睛。

    不过当时要是去沪市,或者到榕城从福日或者金星厂里直接采购套件,秦浩天的利润就会缩水。

    算起来利润也不过就是20左右。

    等到秦浩天再销售给事先订购的客户之后,当初承诺的对比市面上打九折销售策略,秦浩天省下的也不过10而已。

    就算是那些市民到商场买不到电视机,可是毕竟商场的样机上面也是明码标价的。

    秦浩天以后可是要做电器连锁商场的,现在不过是要把天晴这个知名度前期先预热而已。

    所以在价格上,确实要实事求是。

    尽管秦浩天认为,做人不能太贪婪,不过秦浩天也不是搞慈善机构的善男信女。

    该赚钱的时候绝不会手软。

    所以说现在要是去厂里买套件,对于秦浩天而言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