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颇有建树。
除了袁谭在青州时名声较差之外,袁绍父子在河北的口碑,那还是相当不错的。
无论是底层士兵还是平民百姓,对袁绍都极为爱戴。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刘璋、刘表、乃至陈王刘宠,哪一个不受百姓爱戴,哪一个在施政能力上又比袁绍差了?
更何况,冀州还是当时汉末第一大州,贵公子袁绍能做到这种程度,在徐亮看来,那不过是理所应当之事。
但眼下,徐亮却是看着眼前的反叛降兵,神色很是复杂。
因为叛军这道声音,他听起来似曾相识。
没错,如果他没记错,这正是那夜他潜入黎阳前,于北城墙上巡夜的那名士兵。
发现了他,却将他误会成流民,劝他南下逃往吴国的那个好心士兵。
徐亮目光看过去,不动声色问:
“你面对藏于城墙下的流民,都能劝之逃往吴国,那便说明你已看得清局势,可为何轮到了自己,却又这般执迷不悟?”
那名反叛降兵听闻他这言,顿时露出惊诧色,抬起满是血污的脸,瞪大眼睛道:“原来……”
“原来你就是那个流民!”
徐亮没有回答,只当是默认了。
身旁两名受伤的反叛降兵完全听不懂他俩在说什么,只当是他俩认识。不禁对同伴露出疑惑目光,心想老张什么时候与吴帝认识了?
但见那名反叛降兵突然情绪崩溃,嚎啕大哭。
徐亮叹了口气:“留下来吧,河北迟早被灭,你回去已没有意义。”
“怎么会没有意义?我妻儿老小都在邺城,我若留下来,他们可该怎么办?”
徐亮闻言,便不再说话了,转过身去。
城外,曹操、刘备带领大军已经近在眼前,这座黎阳即将变成一座士兵近十万的超级军事大城。
少时。
“放了他们,让他们走。”
徐亮突然开口道。
既然当初这名士兵对城墙下的他睁只眼闭只眼,使得他可以轻松潜入城。那他便也礼尚往来,也只当是什么事都没发生。
关羽众将吃惊道:“陛下,真的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