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遗诏之下,看到了希望之光,遂义无反顾与他狼狈为奸。
而此次,曹植还只是个孩子。
还并没有颓废,全身上下都散发出远超这个年龄的成熟稳重,以及坚韧不拔。
曹植目光盯着他,在盯了半晌之后,眼睛里却是透露出了疑惑,以及迷惘。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忽然,曹植出声问。
徐亮淡淡一笑:“或许,见过吧。”
“这样吗?”
曹植若有所思,只当是徐亮是徐英义兄,他受徐英影响,方才觉得徐亮有些眼熟罢了。
于是便没有任何犹豫,从身侧取过大将军印绶,将之捧于头顶,说道:
“我输了,今愿奉上大将军印绶,还请阁下高抬贵手,停止攻城吧!”
自己战略受阻,曹植便知许都不保。
但也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方才听闻士兵来报,说贼兵已经攻入皇宫后,他就早早做好了投降准备。
在他看来,拱卫大汉国都的士兵可以战死,那是因为这些士兵都是军人,军人的最高荣誉就是战死在战场上。
但都城内的平民百姓却是无辜的,一旦让贼兵入城,那就将生灵涂炭,必会被屠城。
所以投降,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百姓!
对于曹植如此干脆了当投降,徐亮稍稍有些惊讶,因为在他眼中,曹植多少是有些骨气的。
可转念一想,不禁释然。
徐亮问道:“大将军这是欲保护都城内的平民免于战火灾难吗?”
曹植将大将军印绶捧的更高,头垂的更低,毫不犹豫道:“此乃植投降的唯一条件。”
徐亮闻言,非但没有任何敬佩之色,反而心中略微不爽。
靠,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为什么曹植会认为他徐亮在攻破城池后,就会对百姓怎样怎样?
是因为他并非中原人,只是个来自丹阳郡的野蛮人?
可他也是汉人啊!
再者说,他一路攻城掠地过来,是如何对待百姓的,难道还不够直白?
有多少流民涌入吴国领地,又有多少百姓拖家带口迁居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