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得意忘形。
在荀攸建议下,将白马百姓迁往内地,率领大军作战略撤退。
按照荀攸说法。
袁军势大,渡河已不可阻挡,但汴渠作为河水南岸重要水运交通系统,战略意义极其重大,不可为袁绍所得。
便提议诱敌深入,将大军退守官渡这个水运枢纽处,在此与袁绍决战。
若战不利,可筑营以拒之。
如此,袁绍粮线漫长,而己方粮道可全由水路调运,久持之下,必有可乘之机。
曹操采纳了荀攸建议,命令驻守延津的于禁抵住渡河袁军,为大军撤向西南方的官渡争取时间。
这便是官渡之战的由来。
……
与此同时。
河水北岸渡口,黎阳。
“什么?!颜良被斩了?”
中军大帐内,袁绍听闻前线战报后,顿时拍案而起。
“这怎么可能!颜良乃我河北上将,素有万夫不敌之勇,怎么可能会被曹阿瞒那些歪瓜裂枣所斩?”
袁绍愤怒不堪,想到了什么,急问道:“我问你,斩杀颜良之人,是不是那许褚?”
报信小卒道:“回主公,并不是许褚!而是一个叫徐亮的年轻将军!”
“徐亮?”
袁绍眉头大皱,印象模糊。
但稍作细想,不由想起了此人来历,怒问道:“快说,他是如何阵斩颜良的?”
于是,小卒将徐亮如何神勇,如何万军丛中取颜良首级详细道出。
直把袁绍听的怒目圆睁,愤怒不堪。
“耻辱!当真是耻辱!”
“颜良不堪大用,几欲坏我大事!”
“传令下去,全军立即渡河,待我亲自击破曹军,必杀此子为我大军祭旗!”
“是!”
袁绍这一声令下。
十数万袁军当即行动起来,分作两路乘坐战船,纷纷南下渡河,浩浩荡荡杀向曹军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