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如此自思,笑言道:“一般像这种人物,都得有个响当当称号,比如孙坚是江东猛虎,孙策是江东小霸王…”
“那我就叫江东(左)麒麟,没毛病吧?”
说到麒麟,谁能比他徐大帅更贴切?
嗯,就叫江东麒麟了!
……
两日后。
就在徐亮悄悄部署兵力之时,鲁肃发来信件,称果然收到了刘勋借粮请求。
这算是先礼后兵20版本,先书面形式通知你,我想从你这里借点粮。
你若同意,大家相安无事,我会感激你。
你若不同意,那很对不起,咱们稍后兵戎相见。
看完鲁肃这封来信后,徐亮立即做出回应,令其口头上先答应刘勋,并回信给刘勋说:
“我也很想借粮给刘使君,可豫章郡实在也没有多少存粮,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刘使君若不信,可亲自前来豫章征粮。”
“海昏县境内有一地上缭,那里有上万乡民聚集,屯聚了十万石粮食。”
“我兵微将寡,实在拿这帮乡民没辙,刘使君若能举义兵前往征剿,我感激不尽,到时候所得军粮全归使君。”
这封信发出去,不出所料正合刘勋之意。
刘勋既有了出兵借口,还能获得一大笔粮食。
就看刘勋定力如何,上不上钩了。
又过了两日。
高顺从徐州归来,言已将诸葛亮平安护送至琅琊国阳都县老家,并为诸葛玄风光下葬。
驻守琅琊国,已投降曹操的臧霸对这事睁眼闭眼,并没干涉。
高顺的归来,令徐亮心中大石彻底落定。
随后,喜报接二连三。
孙策再度来使,同意了借芜湖、石城,但却提前言明,将平定豫章诸县这个借期含糊的条件直接改成借期两年。
即两年之后,无论豫章郡有没有平定,丹阳郡都将归孙策所有。
这不禁令徐亮感慨:“比起孙策,孙权终究还是差了点意思啊。”
不过这也无妨,毕竟孙策的寿命,可能已经撑不到两年后了。
所以,这两座城是他从孙策手里借的,与孙权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