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的身份,顶多是个名义上的负责人。财务室实际的控制人,是陆路智。只是眼下陆智明显不知道二人要看生产是怎么回事,一脸迷茫。王志山看他迟疑,只有再次开口,道:
“是这样。但凡我们要查账,事前都会到生产一线,看一看外围的生产经营情况。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得做足准备,不能对你们的生产稀里糊涂的。看生产,主要是了解你们生产钢铁的工序和工艺,投入什么的材料、动力,经过什么样的生产。看过生产后,查账才懂你们的成本核算方式。”
陆智经王志山这么一解释,明白了个大概,起了身,几步小跑,找了陈富华汇报。之后他回了财务室,向财务室隔壁的生产科要了几顶安全帽,交给二人,带二人进了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说是车间,并非在抬头是屋顶的厂房。它是一个露天的生产区。占地三亩多的场地,由原先的黄磷厂核心产区改装而成。如今,原先冒着臭鸡蛋气味的生产区,不再治炼黄磷,改炼了铁锭。几十名头戴安全帽、身着青灰粗布劳保服的工人,在两座高大的冶炼炉子间忙前忙后,拉开了一幅热气腾腾的生产场面。
正在细看生产工序和设备,陈富华赶来了。他头顶安全帽,当仁不让,为二人讲了这里的生产工艺。
顺他指点,几人一抬头,看到升向蓝天的三座高大冶炼炉子,伸长脖子,向天空吐着白烟;它的脚下,是几个巨大的空心铁管,错落有致,横亘其间,连接着将身子伸向天际的三座治铁炉子。
陈富华明显经常带人参观生产区。他一改刚与王志山和李跃文见面时的温温吞吞,侃侃而谈。经他介绍,生产区的三座冶炼炉子目前只有一座是核心设备;另外的两座,是为核心冶炼炉子提供辅助热力的。两座炉子燃起焦炭,开足马力,同时为冶炼炉子增加风温。
当着税务分局两人的面,陈富华不忘叫苦不迭:
“你们别看现在的铁价热得烫手,我们实际投入不小、赚不到钱。这么大一个产区,光技改,就花了我们大几百万元钱;可钱下了,产出并不高。你们看,这几套炼铁炉子,全是原先生产黄磷的旧设备改建过来的,因陋就简,无法高负荷运转,生产不达标;再者,两座供热炉子风温不足,现在你们二位过来,正好碰上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