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正只有留下张八一守着,前去分局求援。人去了一趟分局回来,来的不是负责解决争端的张家善,反倒成了李本兴。王兴正将难缠的摊贩,交给李本兴,自己站到了一边。他要看看李本兴是如何收场?
王兴正和张八一置身事外,李本兴变得孤立无助。
他的副分局长身份,在张兴福的一言堂面前,早成了言微身轻。和老百姓戏称的一样,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像是一副扑克中的大王,而他这个副职,成了小王。所谓的一物克一物,便是如此。小王在说一不二的大王面前,毫无悬念地成了受气鬼。他得忍气吞声,倍受煎熬。
税收职场里的每一个人,行走在市场的纳税人面前,不时遭受白眼;身后却不得不面对各级领导的压力。内外的评价不一,让他两头受气,继而矛盾频发。领导往往喜欢有事业心、进取心的年轻人,将他们视为业务骨干,保证工作推进;而像李本兴,有种被边缘的感觉。为此,他想着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天钟,戳一下动一下。手中的权力,成了不安排不主动的散漫,成了多年的避风港。如此一来,多年之后的今天,他被孤立了。遇上像王兴正这样的躺平老同志,来个袖手旁观,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不管李本兴什么来头,烤杆贩子不理不睬。
烤杆贩子像是王八吃了称砣,铁了心。不管税务局的谁来,他不买账。面前的李本兴一无是处。他知道税务局收税的,再大的官,来到面前,只会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比拼的是低气、实力,甚至蛮横。致于其他,他完全可以无视。李本兴权力再大,只要不能号令一帮人,那会无济于事。面对李本兴,任凭李本兴说破了嘴,烤杆贩子油盐不进。
双方僵持不下,只有干耗的份。
好言相劝,烤杆贩子不为所动。李本兴气不打一处来。他早听说县税务局要做人事调整,想着此地非久留之地,早想离开,变得心不在焉。一场纠纷,让他傻了眼。缺少仗义直言的老同志,他想收场,却无人帮他。无奈之余,他只能叹着冷气,在不为所动的烤杆贩子面前,除了好话说尽,变得无计可施。
双方久拖未决。
洗车的张兴福左等右等,不见人回去,不耐烦了,驾了摩托车,赶了来。
摩托车“突突”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