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上了车。
等两人再次上车,已是气喘吁吁。
黑暗里,王志山用手摸了一把桶里的东西,里头酥软腻滑,是银鱼。
第二桶银鱼收了上来,梁家权长长舒了口气,说今晚总算没有白来,又收了三十公斤!
兴奋过后,不用梁家权道出打哑谜的秘密,王志山破了谜底:双方的手势,是买卖牛马时讨价还价的动作。每出一个指头,代表出价十元,两个指头二十元,依次类推。不出声响的询价报价,在这里全用上了。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议价。一番讨价还价,两人收了银鱼。他看过双方亮出的三个指头后成交,说明刚才的收购价,是每公斤银鱼三十元钱!
梁家权听王志山所说,点点头,不吭声;赵东伟则头扭向一边,再次粗声粗气地道:
“看来你这个税务局的卧底,挺懂的嘛!”
“卧底,我什么时候成了卧底了?”
这是一种从未遭遇过的误解和屈辱。收税收到这份上,除了在街头要与街痞们斗勇斗狠,到了下班时间同样不得安宁,要做别人眼中视为“卧底”的角色,夹在一伙毫不相干的人中间,趁着半夜,做成了夜猫子,最终还落得没有光明正大的名份,甚至被玩世不恭的人看不起,王志山一时五味杂陈。他正要与赵东伟争辩,开车的梁家权“嘘”了一声,作出了一个打断二人说话的手势,怔怔地看向前方。
前方依稀是个村子。村口处,人影绰绰,站了多人。双双眼光,闪着恶狠狠的光,打向几人。
梁家权一声“有人!”,让二人坐稳车子,一脚油门,加快车速,冲了过去!
有人追赶,还伴着骂骂咧咧。看样子,他们是想拦车。梁家权拼了命,油门踩到底,让车子发出了怒吼般劲头,全速奔跑。
车子的后厢门后头,挨了几个石头,“怦怦”作响。要是石头砸到汽车玻璃,非砸个稀巴烂!
有人甩石头砸车。
可车子自顾不暇,一路狂奔。
摆脱追车的人,身后的村子消失不见。确信无人追赶,梁家权这才放慢速度,开车驶入下一个村庄。村庄多了昏黄而微弱的灯光。路边的几个店铺,块块挂有“海口村”招牌,一闪而过,却在亮光下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