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真面目。没了母亲及男朋友作伴的聂云丽,变得真实:她身材娇小,言语间再没了身着长衫的孔乙己模样,全然站到了一群短衫人中间,是那种普通得走上大街,会立即淹没的类型。
人是个过于沉湎于已有认识的动物。这才让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顽固的第一印象,拉开了她与同事间的距离。她的第一天表现,似乎在排斥着众人,让她变得孤傲。一切似乎与她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关,往往难以改变。她所不知的,是她给人的印象过于突兀。印象突兀在讲究个性的年代,充分展示自我与自信。可聂云丽有所不知的是,过于个性化,在深谙世事的一帮税务人员看来,并不是自信的表现,却是新人入职的大忌。如此禁忌,对于经历过组织高于一切、甚至谈恋爱这种极其个人的问题,也须向组织报告的老同志而言,多了讳忌莫深。虽说两者差异,是横在两代人之间难以逾越的代沟。但代沟拉开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甚至带来了一堵篱笆墙似的心理隔阂,一时难以消除,给人多了一种最为本能的排斥。
聂云丽这样的大学生与小女生的形象,对于张兴福而言,是陌生的。对于坐到跟前的聂云丽,他若无其是。在轻描淡写地问过了她的少许经历后,再不吭一声。
很快,张兴福接到了上头打来的电话。电话与聂云丽有关,是与他打招呼、要他对聂云丽网开一面、好好培养,却投鼠忌器,不敢言明具体,打着哈哈,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
接过电话,张兴福淡淡地挂了电话。电话里的招呼,他很快抛之脑后。他是一个份内之事不容他人指手画脚的人。如何安排新人,甚至接下来该怎么做,他得宣誓主权,不容他人干涉。
很快,张兴福没有一丝客气,安排聂云丽进了征收组办公室,干起了内勤征收税款的工作。
双方对于这个结果,多了失望。
新人未能改变税务分局一成不变的清苦与孤寂。却在一点点消蚀着聂云丽身上女大学生的光环。渐渐地,她的母亲少了前来照看的次数。相反,男朋友尹如江来得频繁,不时出现在税务分局。
两人的一些过往史,最终成了一捅便破的一层窗户纸。很快,两人的过往为众人熟知。
原来,两人在财大大学四年。聂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