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服装店,王志山很快放了风。他要提高大五间的各家服装店的纳税营业额,也就是调高各家服装店的税收。
消息很快有了反应。
整个大五间,立即引发不小轰动。
大五间的各个服装店,多了四处走动的身影。
奔走最多的,成了陈荣昭。
王志山的一番造势,让陈荣昭心有不甘。王志山还没有任何动作,他便成了第一个跳出来的人。他极力游说、怂恿服装店老板们,鼓动老板们联手抵制王志山的调税。
外头纷纷扰扰,税务分局里却是一片平静。
税务分局走出了张兴福。
他每天清早到分局上完班后,会照例行走回家吃饭。
张兴福的家在离家不远,也就十分钟的路。这中间,他得经过大五间。每天,他会准点离开分局,赶回家吃过饭,再回单位上班。上班之后,他照例回家,再次经过大五间。
大五间成了他的每天必经之地。
一连几天,张兴福渐渐发现身后多了异样:大五间的老板们看到他,不时窃窃私语。投向他的,多了异样的眼神。
特别是宁国兴。宁国兴与张兴福熟识。打小,两人因为同是黄旗营村人的关系,两人算是同乡。为此,宁国兴认识张兴福。为了套近乎,宁国兴不像其他人一样叫他“所长”,而是叫“老张”。每次一见到他,宁国兴客气有加;只是一连几天,宁国兴变了。他与张兴福多了生份。四目相对间,宁国兴看向张兴福,眼里多了飘忽不定。
张兴福身后,老板们更是躲躲闪闪。有人总在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嘀咕,甚至在有意无意间,抛了一句令他心惊的话:
“税务所要加税?他们敢我们的税,我们绝不尚罢干休!”
一切绝非空穴来风。职业的敏感,让张兴福意识到,大五间背后有事。这些人想带给他一种只能意会、不会言传的话。风吹草动,与他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税务分局一把手而言,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果然,宁国兴成了沉不住气的人。
这天他堵在路上,看到张兴福,一声“老张”,叫住了他。
张兴福漫不经心,应了声,看向宁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