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近年关。年关前,小镇惊现一种小鱼。它小巧精致,通体透明,游弋在渔民们捕获的水盆里,两只黑黑的芝麻豆眼睛,小而剔透,通体洁白无鳞,洁白晶莹,纤柔圆嫩。它体柔若无骨无肠,半透明状,有人称它烹饪之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极富钙质,高蛋白、低脂肪,传为长寿食品,一时激活了小镇的好奇。
当地人们没有见过这种小鱼,纷纷打听它的由来。水产部门出面,说那是一种名叫“银鱼”的外来鱼种,适宜在当地生长。为此,水产部门花了力气,请省渔业公司从太湖引进,投放在了江海的上、下两湖。最初,它被渔业公司带来了一小玻璃瓶的鱼种,倒进上、下两湖,繁殖开来。
银鱼由“太湖三白”之一,漫游水中似银梭织锦,快似银箭离弦,现身江海坝子。岁末年关,渔民们心怀运气,一网下去,迎来丰收。丰收的喜讯,引得渔民们争相捕捞。沿湖多了银鱼的身影。村民将它们捕捞上岸,捕获捞出水面,立即变成白色,如玉似雪,令人啧啧称奇。不少收购商慕名而来,让渔民们拣太阳处晾晒,高价收购。高额的盈利一时招来了四面八方的鱼贩子,一时商贾云集,皆缘于银鱼,已成为江海坝子独有的一道风景。
这头渔业部门一看高额投入之下没有回报,叫苦不迭。县人大、政府召会业文强,让他务必想法子征收税款,对各级有个交待。
业文强安排张兴富的,是要特别留意一位名叫“张强”的外地客商,以及两名与他联手的当地收购人。“张强”是外地银鱼收购老板,真实情况不详,神出鬼没,税务局稽查队派人多方查找,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另外为他收鱼的当地银鱼老板,消息更是少之又少。为了拿下这批偷运银鱼老板,各部门联手,由交通局牵头、公安配合,将现有的烤烟堵卡点临时更换成银鱼卡点层层设卡,查堵搜查;进入江北地盘的银鱼交易,由张兴福撒网搜查。一经查获,就地扣留,交由稽查队收网。
小镇是银鱼交易集散地,算起来是江北税务分局的地盘。张兴福拍了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地毯式搜查在即。张兴福开始了排兵布阵。他一方面让张家善带上各专管员,通知各家旅店报告住店的银鱼贩子;另一方面要董留成放手头“三大检查”,一切行动听指挥,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