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封神科技证道,鸿钧都给跪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6章 大商的政令改革(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套饭盒,您可以闻闻,现在我翅膀身上都是洗洁精的气味了。”

    哪里需要闻啊,隔着三米远,闻仲都能闻到他身上有一股没有闻过的气味。

    他点点头,暗道,原来这是洗洁精的气味。

    殷郊见闻仲对校园生活也不是很抵触,和对方打了个招呼就回到了朝歌。

    既然当上了皇帝,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布政令了。

    第一件事,他要在全朝歌铺设广播站。

    然后以广播的方式通知到一百多万百姓,让每个朝歌人都知道,黄花山有一座学校,想读书的可以通过线上报名的方式申请入学;除了黄花山,冀州以及陈塘关的学校只要有兴趣,每个人都可以自主选择心仪的学校申请入学。

    由于大量的冀州工业商品进入朝歌,并且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在朝歌各个村基本都有小型发电站存在,只要建设了广播站就能投入使用。

    虽然广播站对于冀州现在掌握的工业体系来说,早就是过时的产品,但是对朝歌民众来说,广播站可以让他们以比较缓和的方式,接受现代工业化道路。

    而且,这些广播站可以像冀州一样,在民众普及手机和网络之后,就把广播站升级成物流邮寄中心点。

    殷郊已经提前通知冀州那边的施工队乘坐高铁赶到了朝歌,并且各自划分了施工区域。

    这条命令下达之后,仅用了一天,广播站就在朝歌全境建设成功。

    第二件事,农业推广。

    民以食为天,这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年代,哪个世界,都是不变的主旋律。

    朝歌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是吃不饱的,还保留着一天吃两顿的传统。

    虽然随着冀州商品的涌入,番薯和土豆也流入了朝歌,也有一些人种植了这两种作物,但知道的人很少,种植的人都把这个当做商机,赚钱秘方,藏着掖着。

    当然,既然要农业推广,单纯的作物肯定不能够。

    毕竟现在的殷郊又不差积分,冀州的工业体系也已经非常成熟,甚至还造成了产能过剩,顶多是原材料方面,还是不能自给自足,很多都还要殷郊用积分兑换。

    不过,随着勘测专业毕业人数的增加,对掌控地域的勘测进城逐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