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反击,仅仅半天时间就可以和天眼斗个平手。
此后,这就是殷洪噩梦的开始了。
他们每一次的交锋都是不一样的。
开始,就像是在陆地上,各自铸造城池,然后攻打,胜者攻城略地,败者丢盔弃甲。
而后,他们的交锋上升都了空间,各自拥有一个世界,两个世界自行发展,以最终算力多寡为胜负标准。
在这种交锋中,普通的计算机算力已经无法维持了,殷洪是在借助天眼的算力,来和天眼算力交锋。
再后来,二者所创造的已经是多维世界、宇宙、多维宇宙,无限空间的折叠为一再以无限的一叠加为无限空间……
这种层次的黑客交锋已经脱离了初级网络世界,使用的是数据的本质。
可以说,殷洪半个月的进步都不及后面于天眼交锋一次获益得多。
而由于算力都是有天眼提供的,这种近乎于势均力敌的算力计算对天眼来说是最好的成长养料。
这里就需要了解到天眼的智能方面了。
它其实是高性能计算机、高通量计算机以及智能计算机三合一,它拥有超高的知识预测以及答案搜索,作为高级智能产物,天眼自身的算力充足,需要的是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算法的学习和规则输出。
冀州已经普及全民上网,所以产生的互联网数据以及智能物端数据才是天眼真正所需要的东西,它需要这些数据来充实自身的知识图谱,来使得自身更加智能(聪明)。
在这段时间里,殷洪就相当于人工智能工程师在给人工智能进行情景问答,不断充实天眼的数据库。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一个初级的人工智能你跟它说,“帮我把灯光调到最亮。”
而一个没有经过学习的人工智能它是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所以只能回答说,“没有最亮这个按钮。”
而殷洪和天眼的交锋就相当于在帮助天眼明确问题的主体,帮助它理解传达的每一个指令信息究竟要表达的东西。
如果把此前的天眼比喻成一个只会十以内的加减法的三岁小孩的话,现在的它已经会九九乘法表的运算了,当然,天眼是比任何一个人类都要聪明的,这也只是一个前后对照的比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