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管辖下的12路路主,最让他担心的就是这个陈平安。
而12个路主中,最让他放心的也是陈平安。
不过他之所以能执掌陈塘关,也有陈平安的大半功劳。
或许可以说,没有陈平安,就没有陈塘关总兵李靖。
说到这个陈平安,就不得不说他的另一个名字---爱民如子陈不怂。
这个名字,是有故事的,还是天下皆知的那种。
事情发生在十一年前,那个时候,陈塘关的总兵还不是李靖。
十一年前,在人皇位置上坐着的也不是殷子受,而是他老爹帝乙。
帝乙在位30年,驾崩之后,由太师闻仲宣读遗诏,殷子受这才上位,时间恰好就卡在这一年。
话说,那次帝乙命令天下八百诸侯进朝歌汇报工作,陈平安也在其中。
当帝乙提及要追加陈塘关赋税的时候,作为总兵的陈平安不惧人皇威严,据理力争,甚至和帝乙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
一副谁怂谁孙子的态度。
人家好歹是个人皇,说个政策,你不同意就好好说话嘛。
说着说着,怎么还红脸了?
红脸就算了,都骂人了还!
要说,也是帝乙人老了,性格脾气都收敛了很多,没多往心里去,但臣子冒犯人皇圣面,不给点惩罚是过不去的。
于是,陈平安的总兵帽子被撸了,成为了路主,并且永世不得晋升。
路主只比总兵小一级,升不了官对陈平安来说这都不是事。
只要辖下百姓不会被赋税压死,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陈平安最大的追求。
这个时代,也是有民贵君轻的思想概念的,不要误会,这里的民贵普遍指的是人口对于统治君主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产,治下拥有越多的人口,就表明君主越富裕。
但陈平安思维方式和别人不同,他认为民贵君轻的意思就是人民至上,当官的统治阶级应该努力为了民生发展而努力,不能去剥削民众的利益。
正是因为他这种不符合主流的思想,在管理乙路的十年间,乙路的常驻人口从19万上升到了29万。
整个陈塘关上升的总人口也就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