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对俄国人的前提下,还希望中校阁下能给出一些意见与建议,我很希望听听中校阁下现在会如何面对俄国人来势汹汹的攻击。”
说完,抬手一挥的冈田毅武示意身旁的翻译员照实翻译。
片刻后,自知眼下除了照做也没别的选择,至少是明智选择仅此一个的施芬道尔中校也紧接着开口。
“我在来之前听说贵军的侦察兵已经与俄国人的部队有过接触,那么请问侦察结果如何?现在确认来袭的俄国人部队番号了吗?是否掌握相关的情报信息?这对于我们下一步的决策部署非常重要。”
能对敌人应对自如的前提首先是要了解敌人。
二战时德国的整体情报体系虽然跟筛子一样、漏洞百出,但涉及到局部战场层面的战术情报相对来说还算不错。
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弄清楚跟自己交手的当面之敌俄国人部队番号,指挥官姓甚名谁、兵力具体有多少,目前的战术倾向和战场意图是什么。
这些基本功的东西,一线德军还是做得相对不差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战争初期杀得快如闪电、大获全胜。
但很遗憾,偏偏是这些基本功的东西,眼下的日本人却做不到。
听到施芬道尔中校如此发问的冈田毅武多少有些面色尴尬。
虽然自己都觉得臊得慌、颇为丢人,但事实真相确实是己方的侦察兵被暴打一通之后,连打自己的人具体是谁都不清楚,一个俄国人的俘虏都没抓到、甚至连对尸体的搜身都不做到,战场控制权被俄国人牢牢掌握在手里。
被杀得狼狈而归的侦察兵残部,现在除了对手是俄国人且极为残暴、战力彪悍外,其它任何有用的信息是连狗屁都无法提供。
号称顶尖的
无奈只得找了个拖延借口暂时先敷衍过去。
“是这样,中校阁下。侦察兵的战场报告还在进一步整理汇总,等到梳理完毕之后相信会很快送达过来的。”
“但目前至少能确认俄国人的战力确实不俗,而且是一支重型战车部队,甚至还有一种肚子里能拉步兵的战车,这是我们先前闻所未闻的。不知中校阁下是否了解这种装备,以及如何反制应对?”
“肚子里能拉步兵的战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