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命中。
一头打在了车体首上部位的穿甲弹,瞬间迸发出一连串电光石火,带着令人牙酸耳磨的金属尖叫声直接被跳弹弹开。
被首上装甲板弹开了还不算完,斜向上飞行、风帽已经碎裂的钝头穿甲弹丸,紧接着又一头撞在了is7那巨大的卵形炮塔之上叮咣作响。
连续两次的动能撞击直接耗空了这穿甲弹的全部动能。
严重变形碎裂到延时引信都已经失灵、彻底失去了自主起爆能力的穿甲弹丸,如同一块滚烫的废铁一般从is7巨大的炮塔上打着滚跌落在地。
被毫不受阻、依旧在继续前进的履带,紧随其后就给碾进了土里。
“11点钟方向500米,日军地堡火炮!半穿甲弹装填,炮手准备!”
日军地堡榴弹炮开火时的巨大动静没能逃过车长同志的眼睛,反击的命令即刻开口下达。
在早先对日军阵地进行空中侦察时,就已经确认到了日军这片无论如何都藏不住的半永备工事群,如此才能招致了红军航空兵战术轰炸机部队的重火力空袭。
同时,获悉了此番情报的领袖军攻击部队也一样是做好了反工事准备。
is7的130巨炮是直接取自红海军驱逐舰舰炮,由此带来的好处之一,便是海军舰炮特有的弹种也能被is7拿来就用,比如说带有海军特色的半穿甲榴弹。
此弹本身是为了击穿诸如驱逐舰、轻巡洋舰,这一类舰种那并不算厚实的防护装甲,因而采用了厚弹壁的钢制穿甲弹头。
同时又为了在军舰内部爆炸,尽可能对舱室、隔段、设备等造成破坏,而塞入了虽不如同口径的高爆榴弹那么多,但装药系数仍然比陆军全口径穿甲弹高不少的战斗部装药。
最终的打击效果便是此种半穿甲榴弹的穿甲能力并不强,130毫米的全口径弹却连上百毫米的穿深都打不出来,但爆炸当量却抵得上同口径榴弹的一半以上。
没说的,拿这玩意儿打日军的混凝土地堡再合适不过。
防护系数远不如实打实的均质钢装甲那么强,厚度就半米多的日军地堡混凝土墙看起来厚重,但在130毫米半穿甲榴弹面前却仍不够看。
来自is7主炮的势大力沉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