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坦克与坦克之间发生对抗在遭遇战场不利颓势时,应该采取正面向敌来倒车的办法。交替掩护开火进行各单位有序后撤,直至与敌脱离有效射程接触,如此这般在战场上撤退才最合适。
但凡事皆有例外,哪怕是靠装甲闪电战,把牛皮吹上了天的德国佬,到战争大后期也不是没犯过公然把坦克侧腹肚皮漏给红军打的蠢事。
到鬼子这边,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开着铁皮罐头欺负人欺负惯了的日军,严格来说几乎从未在中国大地上打过像样的装甲对抗战斗。
有装甲对抗经验的日军不是没有,只不过是一次性的。
关东军少数几支有成规模装甲对抗经验的部队,那现在可都在太平洋上星罗棋布的各个岛屿上埋着呢。
被谢尔曼暴打进坟头里的一次性装甲对抗经验根本带不回来,退一步讲就算能带回来,也全是被打得如何如何凄惨的经验。
对于怎么打装甲对抗战争,怎么打赢装甲对抗战争。
几乎来说全部停留在课堂和理论阶段,从没有任何一场实战打赢经验的关东军,能犯出如此离谱的当着红军重坦的面掉头就跑的弱智错误。
那不是因为德国佬那种装甲兵死的实在太多,连车长都是新兵蛋子没打过仗才导致的问题。
而是因为关东军这伙人,纯纯没有半点大规模装甲对抗实战经验,就更不要提和领袖军这种级别的重型诸兵种合成军过招。
一没装甲对抗实战经验、二没实时有效的有组织撤退、三还被这6成以上的战损完全打崩。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相加,最终导致了传令都得靠小旗子摇的这伙残存日军坦克,整出了有些是倒车后退、有些是掉头就跑的奇葩之举。
“这些日本鬼子抽什么风?他们难道连有组织的交替掩护撤退都做不到吗?怎么有些是倒车,有些掉头,还有些停在原地仍然在开火?”
手扶着主炮瞄准镜的炮手话语间满是不解疑惑,一旁扶着广角潜望镜将日军各种奇葩之举全部洞悉眼底,大概能猜到日军这奇葩之举根源问题何在的车长同志随之悄然开口。
“知道吗?这让我回想起1941年,1941年那时候的红军也出现过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