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一道,再拉上舟桥部队的带队上校一起共同讨论,一个能将施工效率最大化的浮桥搭建计划已然成型出炉。
为了确保80吨级重型浮桥的施工效率,首先要做的是将两座20吨级的轻型浮桥快速搭建起来。
别误会,这两座浮桥不是给重装备用的,20吨级的装备通过载荷连bp43步战车都过不去,更别提坦克了。
这两座快速轻型浮桥是专为舟桥部队施工而准备的,一旦这两座浮桥快速搭建完毕,则携载着重型浮桥预制结构件以及施工材料的舟桥部队卡车,便能立刻跨越乌苏里江前往江对岸展开施工。
所以实际的施工方案不是单向施工,而是乌苏里江两岸双向对进的同时施工。
如果计划一切顺利,那么这座80吨级的重型浮桥,最终将会在乌苏里江江面上完成合拢施工。
这么做不说将施工效率直接翻倍,考虑到还得额外搭建两座轻型快速浮桥,效率翻倍也确实是不可能的事。
但要是说能将重型浮桥主体工程的施工效率提升7成以上,则可以说是毫不夸张。
毕竟单向施工和双向对进施工,这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效率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所以眼下乌苏里江北岸的情形,便是一大两小、三座浮桥已经开始同时施工。
80吨级的重型浮桥能多快施工就多快、先尽全力单向施工往前铺,与此同时,两座20吨级轻型浮桥因为施工难度大幅降低的缘故,正以几乎齐头并进的速度,向着乌苏里江对岸飞速伸展前进着。
不顾日军炮火可能随时来袭的风险,赶着已经天色大亮的拂晓黎明来到江边,沐浴在晨光之下凝视着江面上这快速前推的浮桥施工现场。
放下望远镜的马拉申科正打算对随行人员们说些什么,不料身后的远方天边忽然传来阵阵引擎呼啸。
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扭头一看,只见大队的歼击机、攻击机,以及双发战术轰炸机编队已经出现在天边,正以堪称遮云蔽日的势头向着江南岸猛扑而去。
机翼上的闪闪红星在晨光的照耀下正熠熠生辉,炫彩夺目而又激动人心。
“全靠他们了!一定得让那些日本鬼子把航弹航火、机枪机炮吃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