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航行,就能抵达“白羽氏”的最大交易市场。
李解脸色一沉,“‘白羽氏’虽有靠海,却并不深入,鹿邑水道,岂能有‘大蛟’肆虐?”
和江南不同,此刻的江北,沼泽地、滩涂地、芦苇荡随处可见。
围绕这些改造后的土地,自然也形成了不同的部族。
畅快地笑了一会儿,李村长大手一挥:“前方就是鹿邑,‘勇夫’披坚执锐,夺白鹿而还乡!”
但因为和大国的交流,“淮夷”同样吸收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吴国能开凿邗沟,修埝筑坝,他们也能搞规模小一点的水利工程。
再说了,他们这行人,武器装备“精良”,还怕区区鳄鱼?
“沙野”之中,“东沙”那些个搞盐的,他们身上的甲胄,大多都是用“大蛟”的骨板。
呜呜呜呜呜……
一声巨响,就见菖蒲晃动,水花四溅,一声兽鸣惨叫,伴随着鹤飞鹭起,一只毛色油亮的水豚,居然被一口咬成了两截。
否则,是不可能以“多饮鹿乳”而闻名。
白甲氏?
也是通过这个第三方的情报,李解才进一步认定公子巴所言不假,拥有了大量的鹿之后,出一两只得了白化病的,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只不过“下柳”公子巴的表情很丰富,隐隐间似乎有冷汗。
“是!”
船队重新编组,以各“沙野”为单位,由“白沙勇夫”监督,逶迤前行,宛若一条条长蛇。
“‘白羽氏’何来大蛟?!”
“……”
吴国在其统治的江南核心地区,有大量的“大埝”,配合天然的水道,又形成了大量的运河、人工沟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改造出了大量的耕地,保证了吴国的人口增长。
“淮夷”同样对生存环境有改造,只是“淮夷”遭受大中小国的围攻,其主要生存地区,其实是在淮水下游,甚至连接近徐国都不敢。
也就是他们的鹿邑。
其中已经有了一片相对“丰饶”土地的部族,就叫“白羽氏”,属于“淮上九夷”之一,又因“白羽氏”多用鸟类羽毛装扮自己,所以吴国又称呼他们“鸟夷”。
公子巴当时就趴地上抱住了李解的大腿,“白蛟亦是祥瑞,白蛟亦是祥瑞啊……”
公子巴跟李村长说了,这江北的芦苇荡牛逼啊,还有貘在那里厮混。除了貘之外,还有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