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挡住三国联军!”
蒙毅沉默了。
若果真如此,哪怕有韩国太子在秦国为人质,韩王为了整个韩国安危着想,说不得也会背秦盟赵。
有了韩国的加入,联军势必会如虎添翼,秦国可就真的有麻烦了,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蒙氏麻烦更大。
“既然张相直言,那么吾亦直说,正如张相信不过秦军,我等亦信不过韩人,张相不让秦军入成皋,若秦军于三国联军交战之际粮尽,张相不提供粮草辎重,岂不置十万秦军于死地?”
“如此,要么我等先撤回秦国,待后续援兵抵达之际再出兵韩国与联军作战,要么还请张相提前提供给我军足够粮草!”
张平摇头道:“成皋内虽有存粮,却难以供给十万秦军所用,还需不断从南方各城运输粮草,绝不可能提前提供给十万秦军足够粮草。”
蒙毅闻言,当即长揖道:“既如此,蒙毅这就返回,让大父率领秦军返回秦国!”
言毕,蒙毅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就走。
也不怪蒙毅如此。
早在秦、韩结盟之际,秦国已经打听到了,成皋粮草堆积如山,绝对能够供给十万秦军月余。
可是如今,张平却说成皋粮草不足。
对方如此说,要么是真的有心想要毁诺,将秦军置于危险境地,要么就是想要通过粮草挟制秦军。
无论是哪种情况,蒙骜都不可能让张平计谋得逞,蒙毅这才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
“且慢!”
就在蒙毅走到门口之际,却是听到了张平的声音。
“既然双方都有不得不如此做之理由,何不想出一个折中办法,令双方都满意呢?”
蒙毅停住脚步,缓缓转过头,问道:“如何折中?”
张平侃侃而谈:“我等不愿让秦军入成皋者,莫过于担忧秦军反客为主,仗着兵强马壮转而占据成皋耳。”
“蒙骜将军所虑者,莫过于担忧我韩人毁诺,待秦军粮尽以后不提供秦军粮草罢了。”
“如今城中有三万韩国守军,蒙骜将军可派遣三千秦军进驻成皋,用以监督吾等供给蒙骜将军粮草。“
“若吾等毁诺,城内三千秦军完全可以与蒙骜将军里应外合,强行攻克成皋!”
蒙毅闻言,却是目光闪动,觉得这个这种办法倒也不错,只是他很快就冷笑道:“既然张相信不过秦军,难道就不担心三千秦军进驻成皋以后,即可与城外秦军里应外合,将成皋纳为秦国所有?”
张平却是大笑道:“若十万秦军全部进驻成皋,吾等自然毫无反抗余地,假如城内只有三千秦军,纵然与城外秦军里应外合,我韩人虽守不住成皋,却有时间将城内粮草付之一炬!”
“彼时,纵然蒙骜将军拿下成皋,没有粮草又能如何?”
蒙毅听到这里,当即感觉心中伐寒冷,继而说道:“三千秦军根本不够,至少要有五千秦军,且粮草堆积处必须有两千秦军把守。”
蒙毅提议让两千秦军把守成皋粮草,也是担心韩人做出玉石俱焚之事,将城内粮草付之一炬。
张平沉吟半晌,也看出了蒙毅心中所想,当即说道:“粮草不能全部由秦军把守,应当由两国军卒共同看管,如此亦能相互监督。”
“且粮草归我韩国,秦军有看守之权,对于粮草之进出却不能过问!“
蒙毅闻言,当即道:“此事我尚且不能做主,还需先返回营寨禀报大父,方能给相国回信。”
秦军营寨。
蒙骜听完蒙毅的禀报,当即皱着眉头在营帐内来回走动着,脸上满是挣扎之色。
蒙毅的提议,虽然能够将秦军被断粮的危险降到最低,却也多少存在着些许风险,假如韩人不顾成皋与城中粮草,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很快,蒙骜就释然了。
有了两千秦军看守粮草,韩人纵然心怀异心,也很难将粮草全部运走或者焚毁。
秦军只要获得部分粮草,拖延到援军抵达,自然能够改变如今局势。
最为重要的是,蒙骜迫于国内局势,若非逼不得已,断然不愿此时领兵撤回秦国。
“汝再入成皋,先探查一下城内粮草存量,若粮草充足,汝就答应张平所提条件,吾自会派遣五千精锐入住成皋,另外分兵把守荥阳、平皋二城。”
“有此二城与成皋依为犄角,倒也符合防守之道!”
蒙毅领命而去,第三次进入成皋,当张平得知蒙毅想要先探查粮草存量以后,倒也没有刻意为难,亲自带着蒙毅前去储粮仓库。
当蒙毅看着城内,那一个个堆积满粮食的大仓库以后,脸上表情由震惊逐渐转为喜悦。
他知道,此番韩人铤而走险毁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只因成皋内粮草堆积如山,足够十万秦军半年所用,哪怕是强大的秦国,想要积攒如此多粮草,也并非容易之事。
虽说韩国富裕,却也绝不可能平白损失这么多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