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第 827 章 高战清他们周五下……(2/6)
看来是吕奶奶帮着去疏通的关系。
确实,要进香港办事处哪怕学历各方面都够,也是要激烈竞争的。
高战清道:“那她在香港上班,回广州方便么?”
方真也在旁边,随口道:“方便的啊,高速路一个多小时吧。俩孩子还是有算计的。要供海南的房子,是得有个人拿高工资才行。而且周末两天还能回广州休息。香港休息两天!”
杜娟在程澜香港分公司勤工俭学,这才能供得起海南那套房的。
高战清道:“为了供房子,一个个真挺能想办法的。”
肖晚停薪留职来这里干、林琅开英语辅导班、杜娟也特地跑去香港打零工。
这也算是另类的奋斗吧。
澜澜和邓政委都说房地产改革十分的关键。
老百姓确实是得以利动之。瞧瞧南巡讲话这才多久,海南那边的房地产热成什么样了!
而且,中央和地方的报纸也都在大肆宣传炒房赚大发了的人。
搞得澜澜都在力求低调。京大的熟人跟他打电话,说她都开始装‘祥林嫂’了。
也行吧,年轻人自己想好了就行。年轻的时候两头跑就两头跑吧!
悦悦问程澜,“那么艰苦,为什么还能照相呢?还有人带相机去打仗啊?”
“你知道记者吧?”
悦悦点头,“知道。二奶奶隔壁住的那个阿姨就是新华社的记者。”
“嗯,记者里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战地记者。专门去第一线的阵地采访、记录的。我们后方了解到的都是战地记者传回来的报道。猫耳洞里那些战士都担心自己可能回不去了。所以有战地记者来,都会抓住机会照相,想留给家里人。那种时候也顾不了什么形象了。还有你奶奶那样的文工团员,也会去前线唱歌、跳舞慰问士兵。你奶奶当年也是去过朝鲜前线慰问演出的。”
还是最开始给他们三位长辈办签证准备去漂亮国的时候,程澜问他们都出过国没有。
婆婆说她去过朝鲜、还到过韩国,不过什么过海关的手续都没有办。
据婆婆说她那会儿才十几岁,刚参军不久。
文艺兵大多十一二岁就参军了,跳舞那些要从小练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