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再上直播,点名说你们那些真·流量癌症患者。”
“卧槽,对季铭改观了,以前总觉得这人太圆滑了,四边不得罪,啥都捞到手心。没想到刚起来也是很an的啊。”
——“他采访里说过的,不喜欢起争执,觉得会消耗自己,所以宁可都客客气气的。这一回老巫婆太过分,他才忍无可忍。”
当然也有不支持的,不过网友嘛,还是喜欢看热闹的,不支持的比较少。
“季铭有点过了,人家不是说了没针对他么?直接这么来,好像有点霸道,变成不可说了不成?”
“人家明显说的是流量现象,道理是对的,季铭这么冲出来,给全流量届背书?不就真的是成了逆潮流而动?”
——“那您觉得呢?应该怎么着?被人指名道姓,被人诅咒电影失败,然后忍了?”
——“果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圣母就格外有劲。”
——“授予你道德绑架标兵称号。”
——“粉丝别来找我好么?我说一下自己的意见不行么?季铭要怎么做是他的自由,那我怎么看不是我的自由么?”
然后关了评论权限,你就说说微博有多艹蛋,贱人骂不得——最近还出了个大v拉黑,不分对错封三天记的狗屁规定。当然粉丝是不怕的,艾特出来继续骂。
反正你肯定看得见,否则你就阉割掉自己的微博功能。
《流浪地球》的热度,肉眼可见地开始提升,剧组也是既喜且忧,因为没有经验啊,不知道结果到底会怎么样。但至少目前看来,还没有迹象显示会对票房有负面影响。
猫眼上“想看”的数字,已经逼近三十万,不比领头羊少了。
有人怀疑张教授是剧组立起来的靶子,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到此为止?”
“那要看别人的了。”季铭笑了笑:“其实也真不是没好处。你有没有发现,即便我再刷几个影帝下来,因为我的年纪,以及我的沉默,好像大家说到季铭,还是会觉得那就是个成绩不错的青年演员,没必要把他当成一个有价值的意见参与者。所以这么吵一顿,等到《地球》票房起来,相信大家会有改观,说出去的话,也会有更多人当回事。”
“你对《地球》真的那么有信心?”
“嗯~嗯!”季铭点点头。
杨如意想了想,突然也挺开心:“这样的话,我倒是希望那位张教授头铁一点了,不要被你一喷就缩回去,咱们索性把形象往上揠苗助长一次,等到了用完了,再让她臭掉,那就比较划算了。”
嗯?
最毒妇人心,这种事情,季铭自己想都不会去想的,讨论的事情,为什么要搞的那么敌对呢,就算你许出来,也不会成功的,我的良心,就是锦鲤的最后一道关。
“许愿成功!”
咳咳咳。
“怎么了?”
“那你安排吧,我估计人家这么三八的文章都发,估计不会善罢甘休的。”
……
果不其然,张教授回应《新京》置评的时候,再度头铁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主动扩大战线,称“《流浪地球》打着国产科幻电影的名字,希望利用爱国热情来获取利益,本身是不太道德的,而且他们还通过使用流量演员的方式,更是让人看低一分……不觉得这部电影会值得一看,大家不应该被裹挟。”
应着不少。
随后《青年报》发社论《我们的观众没有那么容易被绑架》,回击《新京》和张教授。
城下叫阵三轮。
意大利就传来喜讯,此前在意大利上映的《遇仙降》,票房已经突破200万欧元,大幅度提升华语电影在该国市场的票房纪录,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此外,电影在戛纳和蒙特利尔获奖,得以进入到法国和加国的院线上映,反响亦不俗,早早成为功夫片之外的票房纪录拥有者。
《遇仙降》在庆功的时候,也正式宣布已经售出全球102个地区的版权,或者已经签订了海外发行协议。其中在若干国家上映,均取得了纪录性的票房。
季铭公开回应:“庆幸他们没有认为这会让他们的电影市场得癌症。”
讽刺意味,极其浓厚。
此后,季铭在不同场合,包括电影论坛,行业会议,专访,接连发表了关于流量和市场的观点,大致上还是认为要善用流量演员,不要纵容更不要乱用,始终演员是被选择的一方,市场应该承担起责任来。
这些观点,在离《流浪地球》上映不足一周的时候,以社论的形式,以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导演的身份,发表在《光明报》上——由季铭和周院共同署名,季铭靠前,周院护航。
“《结成最广泛的文艺创作统一战线,为新时代精神文化建设凝聚合力》”
从青年人群体,青年演员,流量演员,群众路线……等角度,阐释了如何以人气青年演员为抓手,践实以专业为先,为人民创作的正确思想导向问题。
又红又专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