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所说的报纸就是把朝堂发布的政令和国家大事昭告天下,让百姓知道国家大事,通过报纸的引导就可以控制百姓的舆论方向。”朱有孝认真解释地说道。
“陛下,这个是个创举啊,报纸的发行有利于传播朝廷威严。谢陛下厚恩,这件事草民全力以赴!”
杨涟听完朱有孝的解释,急忙跪地叩拜。毕竟朱有孝可是给他掌握百姓舆论的引导权,这种殊荣可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获得的,作为第一个报纸的制作人,名垂青史也是轻而易举。
“这是我设计的报纸样板,以后每个公告内容都要严格审核,通过审核之后才能全国推广开来。”朱有孝递过去一张自己设计的样板说道。
杨涟看着朱有孝递过来的报纸,上面赫然是朱有孝亲自书写的四个大字“大明公报”,下面接着便是划分了三大块内容,分别是政策通告、朝中要闻和边境通讯,三块内容把整个报纸划分得满满当当。
“这次报纸报信的核心就是从整治阉党的事情开始,我要天下每个人都知道事情的结果,我要朕的每个政策全天下老百姓都知道!朕现在任命你为左都御史,兼任新闻司司丞!”
“谢陛下厚恩,臣必定全力以赴,万死不辞!”杨涟也不在自称草民,再次激动的跪地谢恩。
“回陛下,臣以为要想全天下各个郡县百姓都知晓这个报纸内容,恐怕需要大量人马和资金才行,毕竟每个地区很多百姓并不识字,还需要读书人帮忙宣读内容才行。”
杨涟把他对大明公报发布方面的顾虑和朱有孝说了一下,生怕自己还没有安排人手展开行动后,耽误太多的时间引起朱有孝的不满。
“如今朝廷的官驿已经遍布全国各地,驿站人手充足,可以交给他们散布和宣读,还一起把报纸交给他们发售,毕竟那些有地位的人是不会和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听报纸内容的,能够花钱单独购买的,他们还很乐意掏钱的!”朱有孝看着杨涟笑着说道。
朱有孝这个办法不仅能够增加驿卒的收入,也能让他们了解国家更多的情况,利用驿站人来人往的行人形成新的传播链条,无形中增加了大明公报的传播力。
杨涟听完朱有孝的话,眼睛顿时一亮,脑海中已经把朱有孝描绘的蓝图过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