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83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三十四章 西北(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盛夏。

    中影办公室里的气氛,比这该死的天气还要焦灼滚热。两方人马已僵持数天,都清楚差不多该结束了。

    “好吧好吧,吴,我们妥协了。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只是尚未展现出来,我们愿意显示诚意,期待将来的长久合作。”

    一个老外夸张的挥舞着双手,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电影。

    翻译说了一遍,吴孟臣的眉头慢慢舒展,笑道:“感谢诸位对中国市场的期望,我想我们达成共识了。”

    “哦,当然。”

    “当然。”

    吴孟臣起身,一一握手。

    跟着签字,对方是美国电影协会的代表,其实就是几大巨头公司的人员,一致同意中国引进片政策:

    1,每年十部,可少不可多。

    2,分账比例13-17,遵从国内的相关制度。

    老外有心理准备,中国市场根本不够看,但又不能忽视,就当敲门砖了。吴孟臣搞定了这件事,也落下一块大石头,道:

    “片源方面,或我们主动挑选,或你们拿原拷贝报审。我会给电影办理暂时进口手续,请审查委员会审查。

    有异议的可以复审……”

    “ok!ok!”

    老外们表示了解,其中一位道:“吴,我有一份拷贝,你有没有兴趣?”

    “哦?什么片子?”

    “《thefugitive》”

    其他老外一听,表情怪异,这特娘是去年的电影好嘛?不过又一想,以前中国引进的更糟,连十几二十年前的片子都要,遂耸耸肩。

    吴孟臣自有准备,甚至手里有一份美国的票房排行。

    他对《狮子王》、《阿甘正传》、《生死时速》都感兴趣,还有即将上映的《真实的谎言》。

    不过这部也行,想想道:“当然可以。”

    “ok,我明天就送过来。”

    引进片要审两次,原拷贝一次,译制拷贝一次。散场后,吴孟臣立刻吩咐,准备翻译《thefugitive》。

    也就是《亡命天涯》。

    …………

    “轰!”

    “轰隆隆!”

    西安开往银川的火车上,照例充斥着各种体味交杂的古怪味道。托西影厂的福,弄到了几张软卧票。

    许非、张梓恩、赵佶平及杂志社的摄影师,林俊龙。

    林俊龙摆弄着照相机,仍然不解:许总现在很少插手杂志,更别提钦点,可偏偏就这部电影,钦点自己驻扎。

    从头跟到尾,获取图文素材,比《白眉大侠》还郑重。

    香港一家公司和西影厂合作的,张梓恩是副厂长,前去探班。

    赵佶平是配乐,之前看了剧本,哦也不叫剧本,就是个乱七八糟的梗概,十分不理解,遂决定到现场看看。

    四人刚好一包厢,外加睡硬卧的俩保镖。

    许非呼噜呼噜吃泡面,顺便联络感情,道:“早就想见见您,现在才有机会,太喜欢您的作品了!”

    “呃,过赞了,过赞了。”

    赵佶平纳闷,这小子忒热情,一路猛夸,自己都不好意思。

    其实也没啥成就啊,无非给《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配过乐,顺便写了些管弦乐作品,当个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什么的……

    “我今年拍了点戏,算不情之请吧,请您给配个乐。”

    “可以啊,不过我得看看剧本,或者看看成片。”

    “没问题,一共五部电视剧,一部,啊不,两部电影。”

    “……”

    你弄(neng)死我吧!

    赵佶平不想理他。

    正此时,火车速度变慢,广播响了:“旅客们请注意,xxx到了,请关好车窗,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不要随便下车……”

    啪!

    张梓恩贼有经验,一下把窗户拽下来,喊道:“门,门也锁上!”

    三人也不敢怠慢,如临大敌。

    随着火车驶进小站,短暂停靠,千百道声音从外面响起,越来越大,越来越近。车厢里,过道上也是吵杂一片。

    然后就听砰砰砰!

    砰砰砰!

    有人使劲敲窗户,敲几下骂骂咧咧。而紧跟着,包厢门也开始震颤,砰砰砰!

    四人一激灵。

    “许总,许总!”

    哎!

    正是那俩保镖,尽忠职守的跑过来,往门口一戳。

    短短几分钟简直太漫长了,当火车启动,所有人松了口气。

    银川的机场还没建,七八百公里,旅途更漫长。一路无话,转眼已是次日早晨,平安抵达。

    从火车站出来,许非再次感叹老城市的美。江南有江南的烟雨,塞北有塞北的豪迈,毫无批发感。

    工作人员来接,到了招待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