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
而打电话给聂唯,自然是希望聂唯能够加入这一次的活动。
因为这件事儿是实实切切关系到聂唯本身利益的事情,如果内地真的可能实行类似于港都、美国那种电影分级制度,最有利的除了拍电影的导演之外,就是其背后的电影制作公司了。
“毛导么?我小罗,听说您新派的电视剧不是缺个男二号么?对,就是李天纲那个角色,聂总想要给你推荐一个人,名字叫吴绣波,您放心,聂总的眼光很准的,这位演员保准你满意,那行,就这么说定了。”
果然,听到聂唯把他比喻成第二个陈道鸣,吴绣波也是激动不已。
像是内地依旧有很多电影人觉得,这部电影就是低俗的代名词,根本和艺术靠不上边,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部电影不能光看表面,这是一部需要带上脑子才能发现导演想要表达什么内容思想的电影,足以称之为经典。
而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有无数的电影人呼吁过内地实行这个制度,但是最终全部都不了了之,有些大导演甚至到去世都没有等到这个制度的实施。
“吴绣波,这个电话你记一下,三天后打这个电话联系导演,他会给你安排一场试镜,你也不用有什么心理压力,照常发挥肯定能通过,主要就是走个过场,给其他投资商看的。”罗凯说完就把电话号码用短信的方式发到了吴绣波的手机上。
这份肯定,让年近四十的吴绣波真的感动不已,心底忽然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不过这在聂唯看来,纯粹就是敷衍。
签名的大牌艺人和导演非常多,包括聂唯再内,还有同公司的冯导演,陆导演等等,公司的演员们,像是周讯、范彬彬、李彬彬、程坤、黄小明这些演员也同样签了名,不光是华艺鼎力支持这一次的请愿活动,事实上半个娱乐圈都在支持着。
看着吴绣波感激的样子,罗凯也觉得目的达到了,又鼓励了吴绣波两句,就带着他去看公司为他配备的团队。
“老师,如果有需要宣传帮助的您尽管说,我会尽最大努力帮您。”聂唯签好名后,不忘朝着谢老先生和自己的老师王金松提出了帮忙的请求。
吴绣波很快就见到了华艺为他配备的团队和保姆车,车是三十万左右的国产保姆车,还有一位经纪人和一位生活助理,在罗凯的牵线下,双方互相做了介绍。
这也是吴绣波第一次觉得,原来获得一个角色竟然如此的简单,心中有些苦涩,因为当初如果他有这样的机会,何至于蹉跎了十余年。
内容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主要讲述了一下现有电影审核制度已经不符合现有市场的发展,呼吁相关部门尽快改进制度,给电影市场创造更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商业标准,好满足现在观众越来越高的胃口。
而且这还只是暂时的,聂唯可不会费心思就为给公司签一二线艺人,在她的想法里,吴绣波至少也给爬上一线才算及格,至于再往上能爬多远,那就要看他本身多努力了。
今年的跨年演唱会准备的六万张门票早已经卖光,后来公司和体育场方面沟通,才又申请到了三千五百张门票,其中一千五百张放到网上售卖,不到五分钟就售罄了,吓得华艺业务部连忙收好了剩下的两千张,准备届时放在体育馆当天售出,而且要持本人身份证购票,还不允许一人多购。
“你稍等。”说话间,罗凯掏出手机,翻了翻电话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拨通了这个号码。
两天后,聂唯接到了王劲松的电话,原来导演系的院长谢老先生准备趁着这一次对于电影分级制度的热议,号召圈内知名的导演和演员,再一次和审查局请愿国内电影分级制度的实施。
第二天聂唯如约赶到京电,用谢老先生递过来的钢笔,在万人请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像是和谢老先生同期的黄健忠、吴贻公也都签了字,这些可以算得上圈内的泰山北头了,华夏电影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除此之外像是管琥、张一谋、陈楷歌、田壮、霍建七这些五代的大导演们也同样跟着发声,还有像是贾樟可这些六代导演,同样也跟着摇旗呐喊。
事情也正如聂唯所预料的一样,随着话题热度的降低,事情也最终不了了之,到最后大家也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显然这件事儿对于华夏的电影人来讲,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哈哈,小事儿,记得帮你这个忙的可不是我,我哪有这么大面子,是聂总的关系,他可是很看好你,告诉你一件事儿,昨天聂总和王总特意聊到了你,聂总说了,你就是我们华艺第二个陈道鸣。”罗凯说道,还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透露一个秘密给吴绣波。
一个能够把恐怖片变成恐怖喜剧片的制度标准,也扼杀了无数导演创作的空间,而在国内很多导演开始拍的时候,不是想着自己怎么拍,而是想着自己什么不能碰,哪个地方会有雷一定不能拍,等排除了这些,才能够开机。
“谢谢罗凯哥。”吴绣波很有眼色,立刻的感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