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容易,他们看似在娱乐圈内,但本身又和娱乐圈脱节严重,真想要混出头的话,除了节目效应,更重要的是在火了之后的发展规划。
消息一出,很多乐队都表示不满意,感觉一开始录取率就只有百分之十都不到,会不会太残酷。
再加上繁星的繁星微博又是华夏第一,世界第二大的社交平台,这家公司想要捧红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因为他们太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打开自己的名气了。
无论是那五百万的专辑制作费,还是后续数百万的渠道推广,对于如今的乐队来讲,哪怕是最厉害的那一拨,这样也算是顶级的奖励了。
“那您对乐队了解的多么?”万婷收回思绪,面带微笑继续问道。
所以这个风头没两天就过去了,那些叫着增加名额的乐队私下里怎么抱怨大家不知道,但至少在明面上再没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默默念着这句话,万婷看向聂唯的目光也带上一丝敬意,她之所以如此的了解乐队,就是因为她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组建过一支乐队。
一来这些乐队实力和名气都不错,至少在一众乐队里算是拔尖的,二来网民们也崇拜强者,一边是凭实力上节目,另一边是想增加名额蹭进节目,两相比较,基本上没谁会站后者。
“也让民众明白,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默默的为自己的音乐在努力坚持,梁公有句话说的好,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群坚持玩乐队的人,如此多年来的默默无闻,也没有磨灭他们的梦想,我觉得我既然有能力,就该提供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不过这些专辑虽然制作上粗制滥造,但其中的内容却不乏一些精品之作。
繁星不理会,但不代表其他人不理会。
就像是之前繁星制作的那档《华夏有嘻哈》,节目播出的时候有人气的嘻哈歌手真不少,甚至一时间连流量明星的风头都盖住了,决赛了天晚上,直播观看人数破千万,力压全平台所有的人气主播。
他们不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突如其来的人气,也不知道该如何树立自己在圈内的形象,更不懂得怎么去讨好那些新来的粉丝们。
这帮乐队在表达愤怒的时候特别的直接,双方也互不相让,吵成了一团,还因此上了热搜榜,不过言论方面完全偏向那些不需要增加名额的乐队。
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聂唯为什么忽然对乐队这个圈子如此感兴趣,又原意给他们提供这样好的机会。
除了节目热度带来的人气耗尽以外,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嘻哈歌手根本不懂得如何在娱乐圈内生存。
可就算如此火热的人气,但是在半年后呢,真正发展起来的歌手却连一手之数都没有。
而繁星提供给大家的这档节目,就是一个最好的舞台。
也正式因为如此,台里下达采访聂唯的通知后,平日里很低调的她忽然变得积极许多,拜托了领导许久,才争取到了这一次的机会。
乐队其实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都是个性太强,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堆人,其实都没差别,而且有时候一堆人惹麻烦更厉害。
知道是一个很正式的专访,聂唯还特意换了身西装,采访的地点就在聂唯的办公室里。
要知道全国有超过九成的乐队都没有发售过一张正式专辑,很多乐队出歌,都是你凑五千,我凑三千,那个拿一万,再借一些,然后自己去录音棚里灌制的唱片,到了驻唱的厂子或者一些地下演出的时候拿出来兜售给歌迷。
而商演方面更是夸张,从前是接不到商演,穷的白馒头就凉水,现在是忙不完的商演活动,酬劳直接六位数起步,一次名次好的歌手甚至能够拿到接近百万的酬劳。
“说实话了解并不多,在十八岁前,我印象中的摇滚,就是抱着吉他在舞台上嘶吼的那种,是最吵闹的音乐,听完会让人一整天都不舒服。”聂唯说到这的时候自己忍不住笑了,坐在对面的万婷也乐了。
像是其中一位叫做阿盖的歌手,在节目里的时候展露的都是桀骜不驯的一面,给很多人印象就是那种不好惹的人。
就连聂唯都没想到,繁星音乐节这么快就能为这个圈子带来如此有利的效应。
专访时间是五分钟,因为会放到明珠的晚上新闻播出。
万婷目光怔怔的盯着聂唯,沉迷在聂唯的阐述当中,这番话的道理其实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可聂唯在经过整理,慢慢讲出口的时候,就给人一种特别有感染力的感觉,让人不自主的就想要去了解摇滚乐。
而且不像是一些嘻哈歌手,坚持只做自己的嘻哈音乐,他既不放弃自己的嘻哈,同样也乐于接受那些流行乐,接人待物更是谦虚有礼,和节目里的形象完全相反。
“而这还仅仅只是摇滚乐的一角,像是我们总听一些音乐人称呼某只乐队是朋克乐队,而朋克就是摇滚的一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听一听,和大家传统印象中的摇滚乐绝对不一样,举个例子,最开始的花儿就是朋克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