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第一赘婿宁毅苏檀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八一章 绵藏锦绣剑与刀(八)(3/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当然在一开始,没读书的普通人占的比例非常小,越往前走,他们的分量却不容忽视。我们说的满清三百年,突然挨了打,大家就会开始想,怎么办?这个时候提出洋务运动,大家一想,有道理啊,这个变化被大众所接受。”

    “继续挨打,说明变化不够,大家的想法加起来一算,接受了这个不够,才会有变法维新。这个时候你说我们不要皇帝了……就无法形成社会共识。”

    “只有当他们继续挨打,不要皇帝,成为社会共识。接着旧军阀成为共识,军阀需要学习外来的理念和技术,慢慢的也成为共识。我们的文化体系明显跟格物学格格不入了,被打了这么久以后,慢慢的要打掉这个文化体系,也才成为共识。精英政府成立以后,都是开了眼看了世界的佼佼者当官,当时的社会共识觉得,这样就行了,所以他们不停的捞,也成为一种共识。”

    “等到精英政体的盘子做不下去,民不聊生了,大家得出了共识,还要更加的优秀、更加的清廉、更加的严于律己……这样的社会共识会深刻地影响到一批人,他们内心深处认同了这些想法,他们才能做出那样的事情,他们才能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把一颗馒头,让给别人。这是一百年来的屈辱,才终于营造出来的社会共识,是大家打心底里觉得应该的东西。”

    “一百二十年,敌人终于被打败了,外敌没有了,这种共识按照惯性还在延续,可这个时候,大家仍然没有太多吃的。你肚子饿了,面前有一颗馒头,你是让给你的同伴,还是带回去给你家里的孩子呢?”

    “当这样的问题落到千万人上亿人的身上,你会发现,在最苦的时候,大家会觉得,那样的‘高尚’是必须的,情况好一些了,一部分人,就会觉得没那么必须。如果还要维持这样的高尚,怎么办?通过更好的物质、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文化都去弥补一部分,也许能够做到。”

    “阿瓜,今天你不用管外面这些农民,你就去看那些书生、你身边的官员,我的那些学生,你想想,今天的社会共识是什么呢?人人平等?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人甚至还没有形成‘要让种地的识字’这种想法的共识。甚至于不要皇帝这样的共识,我都已经往前跨了好几步,更何况是……老牛头那样的共识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