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第一赘婿宁毅苏檀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二零章 灾变(八)(5/10)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细想一下,自然是宁毅不欲为此犯众怒,故而用这样的词句捧一捧大家,互相和解的意思。

    书生当中,此时也有不少人都体会出了这样的涵义,对着宁毅,倒也露出了些许微笑,有的过来打招呼,赞美几句:“宁兄弟好才学,词作甚好,必为众人传唱……”毕竟在宁毅表现出了如此才华之后,与他交好一番,抬抬轿子,终究还是无所谓的。

    于是也在这片刻间,陆推之也已笑着出来说话,将宁毅的词作与其余几人的诗词并列,高下自然是判得出,旁的大抵都是陪衬,但既然以文会友,而且这时候会友的氛围更足,也就不用那样迫切的划出高下来。反正心中有数的总是能看出来,闷在心里就好,但也在这片刻间,另一股一般人难以察觉的诡异气氛流淌在众人当中,像是有人忽然反应过来了什么事情一般,令得不少人愕然地将目光投向宁毅这边,随后又转开。

    那种感觉的最初,其实还是在杭州最著名的几名才子之间出现的。杭州这边,被称为第一才子的有贺启明、有俞蓝知、有耿惑然,这些人大抵都是并列的名称,在各人心目中都有不同,另外还有什么第二第三……这些人平日或许有些文人相亲的毛病,偶尔比斗一番,但彼此之间私交还是有的,当知道了这首新词牌的分量,其中的几人也聚在了一起,交流看法,互相评判,他们能知道最后有那宁立恒与众人和解之意,一时间,倒也不至于说出什么怪话来,也有人说:“这词牌韵律协调圆融,大气华丽,而又余韵悠长,作词功力,我不如也。”

    但也在互相的评论间,陡然有人隐约意识到一件事,很难说是谁首先想到的,但那沉默的目光里,意识到这事的不少人,甚至一时间,头皮都是麻的。在许多年后,当这些人已为老者,再度说起今日的这件事时,便有人用了头皮发麻的形容……

    那种认知若要概括一下,大抵是这样的:如果这个人是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前自己创制出这种词牌,他的这首词里,怎么会有后面这种与众人表达和解含义的句子?

    在场众人大都会有功名利禄的渴望,有名利之心,想要读圣贤书,做一番大事。平心而论,他们很难相信世界上有不存在这种期待的年轻人,但宁毅方才拒绝钱老的提议,却让他们不得不正视这一事实。因为就算再疯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