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夕阳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光矿石(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也只找到了现在我手上的这一块不同于线里光矿石的黄光,而是散发着橙色光晕的别样石头。

    老六对我爸的做法不赞成也不反对,毕竟作为线里的元老之一,且不论他的事迹是真是假,但表面也要维护这个线里的“荣耀”,因此也特批了至今仍方便我们作业使用的相关工具。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用过去地铁车头改造的江家工程车了。

    当年线里的机动车大体分为两种,绝大多数是总长在20米左右,用于运输与载人的车厢型车体;还有一种比较稀少,线里只有不到10辆,是将残留完好的列车车头改造而成的。机动性更强,早期将钻头置于车头前方用于采矿挖掘,打钻机出现之后就被淘汰放在【车公庄6】附属的下沉车场里。

    当时我爸刚刚成立小组,正愁手头没有挖掘的工具,听说有这样一批车头被废弃在了车场就伸手管老六要了一辆,顺道还带走了一节车厢。

    回来后凭借自己机械师的手艺改良了列车的操作系统,又下用不知道从哪儿找的银色油漆将车身重新粉刷了一遍,之后用黑漆在车头写了个江字,就成了现在我们依然在用的工程车。

    本着不占用一直被当做公交和物资运输的两条线里的地铁主隧道,他在【东四6】和【南锣鼓巷6】之间修建了一个岔路口,但还没活动多久就被调去参加种子计划,之后人就没再回来。

    此后沈叔继承了小组的领导权,这二十几年便是按照我爸以前的计划,夜以继日地将这条新隧道一路向北的开掘下去。

    这么多年过去,天知道现在从岔路口到隧道尽头的距离到底比六号线总长远了多少。

    本以为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我们的工作也还是沿着这条已经没边的隧道继续挖掘下去,不过两个月前的一件事给小组敲响了警钟。

    因为野外开拓隧道铺设的是简易铁轨,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都是靠工程车自身的矿能驱动往返于挖掘地与岔路口。

    那天沈叔开着工程车从挖掘地带我们回来时,忽然因为矿能耗尽停在了半道,最后是靠着备用的光矿石才开回的岔路口。

    其实大伙心里都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不过还是难以马上接受我爸他生前成立的小组,最终是这么个徒劳无获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