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训练让互助会的人变得成熟了许多,他们也褪去了往日浮躁与不羁的样子,变得沉稳起来。
互助会的人数也有了翻倍的增长,从当初的十二三人增加到了近百人的规模,但是参加秘密训练的仍然是当初的几人。
人数增加了,但是他们拥有的家伙没有增加,所以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参加到训练中来,而且中途加入的人只会把训练时间拖得无限长,这对训练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陈国钊相信,只要把这几个种子呵护好,等成熟后把他们撒出去,到时候自己就可以不用亲自参加训练,只要帮他们解决问题就好了,这比再吸收人到训练中要好。
杜维也加入了青年互助会,不过这都是在杜父不知道的情况下加入的,如果他知道了,会不会把杜维送离欧洲还不可知。
在欧洲的华国青年基本上都加入了青年互助会中,虽然很有一些人不明白青年互助会是什么情况的。
黄士铮回国去了,带着陈国钊给他的任务,回国前陈国钊在征得众人同意后让他做了华国分会的会长。
陈国钊除了要训练队员外,要处理的事情也随着互助会的发展,日益增加了,有时候他甚至感到精力不济,要不是李印泉等人的帮衬,他根本就无法同时妥善的处理这些事情。
青年互助会之所以在欧洲能有这么快的发展,和他们与倭人的斗殴是分不开的,这件事在欧洲闹得很大,许多在欧洲的华国年轻人一听说是这么一个组织干的,感到解气的同时,又通过各自的朋友介绍纷纷加入了互助会。
再加上青年互助会的人在华人圈子里有意无意的宣传,一时间,欧洲的华国年轻人之间一度出现了加入互助会的热潮。
组织发展的过快,很多人陈国钊只知道一个名字,没有见过本人。同样,加入互助会的人也只知道互助会的会长好像是姓陈的一个年轻人,至于叫什么名字,如果要问的话他想半天后也要摇摇头了。
这种情况对青年互助会是十分不利的,对陈国钊的会长地位也是不利的,如果有人冒充他的话,很容易就把互助会搞垮,所有就很有必要对互助会来一次整合了。
在陈国钊的住处,今天晚上没有进行理论讲解,陈国钊让其他人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