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游之以诚服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0章 船队(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个问题暂时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成长在,招人的事情墨斗感觉自己还是该多提醒那么两句,讲细一点,多雇几个人、平时不怎么玩游戏那种,而且最好是互有“嫌隙”的人。

    总不可能所有人都同一时间开小差嘛,而且互相不对付的人玩游戏也不会一起玩。

    甚至说到时候让他们互相打小报告,谁开小差了扣工资、钱给打小报告的人。

    这一点墨斗是直接提出来了,“你跟他们说,基础工资80,还有20的奖金,到时候按工作完成情况分给最应该拿的人,所有人都开好录像,该怎么分我心里有数。”

    吩咐一番后,墨斗开始了拼船。

    零件太多了,做工又层次不齐,拼之前还得分拣一番,连打磨带重新刷漆,这次拼起来,每艘船耗的时间还真不比下午节省多少。

    一路忙活到2点多,总算是拼出了4馊,但还剩了不少零件,加起来其实还能再出两艘。

    而且,期间也依然有几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室来交货的,其实已经超时了,但墨斗也没有多说什么,稍微看了下品质,该多少钱还是得给人家。

    预留的这些、包括延期交付的,都还算做工尚可的零件,先留着、不拼。

    成品做好放水,全部开到离入江口稍近得到位置慢慢阴干。

    做完,立刻下线。

    7点回来,上线就是“不充分睡眠惩罚”。

    无视,0局的人,有4个小时睡眠还不够啊?

    别说他们了,普通特种兵也有睡眠训练,2个小时让大脑得到相当于普通人睡8小时的休息效果是件很正常的事。

    醒来直接调好风帆角度,内丹全部点下,加上那艘加固过的引导船,5艘船同时启动。

    实际开到江面,这船面起伏可就要比云梦泽湖里狠多了,狼头一个接一个得来,拍在船体上四溅而起,船帆瞬间就被打湿了,甲板上积水连连。

    这其实还没开到江面上呢……

    但也好,以为到时候实际行船的时候未必会有这么大阵仗。

    所谓初一十五晌午潮嘛,每天大致顺延51.43分钟,现在是礼拜二,农历九月二十三,正好是现在这个点儿涨潮。

    潮五落六,涨潮过程大概持续5个小时,退潮则是大概6小时,反正加起来半天嘛。

    今天是7点涨潮,到中午约好出钢的时候正好是潮水最高的点位,那个时候就已经转入落潮阶段了。

    潮汐力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很难做定量研究,但大概情况总归是不会变的。

    涨潮时,波涛汹涌、险象丛生;

    落潮时,风和日丽、波平浪静。

    会形成海浪无非就是因为水面高低不平嘛,总的来说是根据河床地理结构走的;

    不同位置水深不同、范围内水体总量也不同、越深层的水其密度就越高——4度的水密度最高嘛,这是淡水,水深还大不到能突破4度的情况,肯定是越往下密度越高。

    潮汐力实际上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引力的合力,跟水体质量肯定是成正比的,密度不同、单位体积受力量肯定也不同。

    所以刚开始涨潮那会儿浪是最凶的——不同区域水体整体密度分部超不均匀嘛,海浪带带动之下这个东西会逐渐平均化,水体上涨幅度差距肯定是越来越小,是故浪就会越来越小。

    然后在落潮的时候重新分配,下一个涨潮周期开始的时候再起大浪。

    浪是这样,风的话,跟温度有关,底层水是接近4度嘛、上涨幅度最大的地方这些低温水大量被抛出到表层,会降低水面附近气温,温度越低、空气密度就越大,形成高气压、向外侧高温低气压区域吹,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刚涨潮时最狠、然后越来越平缓。

    现在7点,刚刚好,最狠的时候。

    墨斗实际感受了一下……

    游戏公司有点为难人的意思欸。

    这可是大平原区域啊,搞的跟近海一样,动不动七八级大风……

    好消息在于,起码没下雨。

    光是风浪,墨斗感觉起码还在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范围以内。

    颠簸了半个多小时,墨斗倒是差不多适应了这个节奏。

    也是,潮汐力要是真那么狠,“捕鱼”这个技能、海边的玩家该怎么升?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可能人家出生在临海的地方反倒不让人家打渔吧?

    随着风浪的渐渐平息,时间也到了大概8点,正好是约好的装船时间。

    边开回码头边进船舱检查漏水情况。

    说完全没有,那纯粹扯淡。

    但起码中层舱室确实没看见有明显的进水情况,肉眼可见的水渍绝大多数都是墨斗检查的时候脚底下带进来的,这个倒是相当不错。

    分层还是分对了,上层靠甲板的地方虽然做了3层保护、依然有渗水的情况;分部倒是挺均匀,也不是很严重,基本可以排除是排水管网爆炸的情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