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大间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商业模式(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刚坐下来,唐正英就迫不及待地开了口:“白兄弟,你前面不收钱,我后来也想明白了,搞噱头嘛!后面呢?后面每份报纸加多少钱?送一份饭加多少钱?”

    席一鸣脸上露出几分复杂的神色,说道:“干这行,哪有百分百的事情,有五成胜算已经算很高了。放心,就算我被抓了,也不会连累兄弟你。”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耿朝忠张眼一看,是唐正英唐老师春光满面的走了进来。

    不过,用来传递信息却是极好的,至少这段时间,耿朝忠和席一鸣的信息传递还是比较通畅。

    这首诗,刘一班在前往济南的火车上对自己念过,而今,天席一鸣又写给了自己。

    耿朝忠接过纸条,随便扫了一眼——席一鸣并未掩饰什么,就这么敞着纸递给了耿朝忠。

    第三天,这几户人家专门留了个心,终于看到是一个学生打扮的报童,叫进来一问,才知道,这是上海那边传过来的卖报方法,专门给大户人家送报的。

    日本人在等待,东北军在等待,耿朝忠,也在等待。

    看到唐正英安定下来,耿朝忠这才吩咐道:“老唐,你得注意了,我们做的这件事,有两个要点:

    上面写着:“十年面壁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不犯法。”唐正英点点头,不过片刻后,他又摇摇头,说道:“不过,如果你要给整个奉天城送报纸,我那几个学生可不够啊!再说了,虽然一份报纸不值钱,但是如果给整个奉天城送,那也是一大笔钱啊!”

    “不要!”唐正英斩钉截铁的回答,然后补充道:“又不是人家求着你卖,凭啥给钱?”

    但是,距离他们的下一次行动,还会有多久呢?

    更不用说,报社和饭馆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到了销量的增长,而耿朝忠也就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

    耿朝忠呵呵一笑,拉着唐正英走到了院门外,边走边说:“不急,咱们找个馆子,边喝酒边聊,你可不要觉得兄弟蒙你,我告诉你,这事大有可为!”

    “对!”唐正英终于明白过来,不过他还是忧心忡忡地问道:“关键是,你要免费几天,这一天光买报纸的钱就不少吧?”

    “我就怕,他们盯了你这么久一无所获,很可能直接来硬的。”

    “那你不用管,我们也不是一直免费,先免费个十天八天,然后再收费,只要比外面便宜一两个铜板,还能送报上门,不就行了?!”耿朝忠说道。

    席一鸣又补充了一句话,似乎是在介绍自己的过往,又似乎是在给耿朝忠宽心。

    “那学生呢?”唐正英又问。

    但是这段时间,对奉天的日本商人进行刺杀计划的复兴社成员,就像失踪了一样,再没有半点声息,每天都有头戴鸭舌帽身穿灰西装的特高科便衣特务四处搜寻,却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这让耿朝忠对复兴社的战斗力也有了新的认识。

    两个人沉思了一会儿,似乎都在考虑着什么,片刻后,席一鸣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只派克金笔,然后掏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交给了耿朝忠,开口道:“如果我死了,你帮我送封信到长沙湖南会馆的田老板。”

    源源不断的信息通过奉天城的各个边边角角传递到了耿朝忠的手里,也让耿朝忠对奉天城的全貌有了清晰的了解。但是孩子们的信息相对粗糙,目的性也不强,暂时只能作为一个补充。

    一传十十传百,不用两个星期,耿朝忠的送报队伍已经从老城区扩大到了奉天商埠,三个星期后,就连满铁附属地,都全是耿朝忠的送报队伍了!

    第一,广告上面的订餐电话,只能写我们自己的电话,不能写任何馆子的电话,这是第一条,所以,明天出去你就找电话局给我这里安电话。

    他有一种感觉,这个席一鸣,很可能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唐正英一听耿朝忠这话,脑子顿时乱了。

    每天早上六点钟,唐正英从各家报馆订报送到耿朝忠这间院子里,然后7点钟,唐正英的学生从院子里拿报纸分发。另外,唐正英负责把各个餐馆的特色菜做成广告,然后夹带在报纸里。

    第二天,还有人送!

    更让耿朝忠头疼的是,这么一大帮小孩,管理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不过好在有唐正英这个家伙照料着,倒不至于出岔子。

    耿朝忠看了席一鸣一眼。

    唐正英连连摇头,说道:“这事干不了!一个月500大洋,都够在奉天买个宅子了,就这么送出去你能甘心?再说了,你有这么多钱?!”

    席一鸣说得对,特务工作,本来就没有百分百的可能,任凭你千般小心万般谨慎,说不定一句梦话就把你出,如:“把茶叶交给克农同志。”

    “我们帮报社多卖了报纸,帮饭馆多卖了饭菜,他们要不要给我钱?”耿朝忠又问。

    不过,受制于此时的文盲率太高,能看懂报纸的人相对还是比较少,所以这个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赚点小钱,很难有规模效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