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后,村里人帮着那孩子办理了老人的后事。
却在谁养孩子的问题上犯了难。
孩子的父母早几年就去世了,只剩一老一少相依为命。
如今老人没了,亲戚们都以家里孩子多,经济困难为借口,不能收养孩子。
最后,村长和村里老人商量,村里为他重修茅草屋。
孩子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只是每家亲戚要轮流负责孩子的伙食。
这次雪灾的范围非常大,整个奉山市都没有避免。
其中公良村所在的大良县最为严重。
由于袁麦苏发现的及时,公良村的情况是最轻的。
县城其他村庄就没那么好运了,损失惨重,有的村子甚至粮食还没来得及收完。
当公良村再次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终于引起了上面的注意。
“这个公良村是不是前阵子上过报纸?就,就是那个亩产600公斤小麦的村子?”
市长办公室,市长马成业戴上眼镜,吩咐秘书,“你去把那份报纸找出来。”
许秘书很快拿来一份报纸,指着上面很小的一个板块说道:“市长,在这里。”
板块上的字数不多,没有大肆宣扬,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不多时,马成业看完了,沉吟片刻说道:“小许,你给大良公社去个电话,问一下公良村这次交的什么粮食?”
一次是巧合,两次就不能再归到运气上了。
小许很快回来,“市长,公良村交的稻米,新稻米。”
他特意在新稻米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显然市长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马成业表情慎重地问道:“当真?”
许秘书点点头,他打听了更多的内容,声音有些激动,
“市长,公良村今年收了两拨粮食,第一季种的麦子,第二季是水稻。”
“这次公良村所在的二生产队多交了三倍的粮食。”
三倍的粮食是什么概念?
他们两人比谁都懂。
这些年,为了能让全国人民吃饱肚子,他们绞尽脑汁的想尽了办法。
最终都收效甚微,归根结底还是产量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