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人脉有影响力,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在沿海一带,有着不小的家业和财富,在他们看来,朱振的行为,是在断绝他们的家业。
    尤其是朱振是朱元璋的人,朱元璋是他最大的靠山,万一两个人真的勾结起来,把好处都占据了,那么大家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了。
    于是大家一商议,不能让朱振在淮安一手遮天,必须派过去一个人从朱振手里抢下来一些好处。
    只不过人选并不好找,既要有一定的威望资历能够说得出硬气话不被朱振死死的压制住,又得与朱振有点龌蹉过节,不至于同流合污。
    想来想去,余通海就被提了起来……按资历,这是当年率领巢湖水师一起投靠朱元璋的元老,这些年南征北战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压制朱振绝对轻松。
    论仇隙,朱振抢了余通海的位子,余通海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要让朱振好看,二人绝对不会走到一起。
    紧接着,在江南颇有影响力的文人,纷纷上书,请求任命余通海为淮安行省副平章,理由是以之节制朱振,查缺补漏,弥补朱振经验之不足……朱元璋岂会看不出这些人的把戏?
    当即将那些文人拉出去,打了一通板子。
    连拒绝的话都懒得说。
    淮安是咱有意安排的钱袋子,若是朱振前脚打坚实基础,后脚就让这些出自沿海的士族夺走了,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就算是这些人是支持自己的实力派,也不能凌驾于整个应天一脉之上,这是朱元璋的底线。
    可令他意外的是,自己压制住了这群读书人的野心,夫人却赞同余通海前往淮安……夫人是怎么显得?
    朱元璋疑惑不解的看着马夫人,他需要一个解释,他不相信夫人会出这种昏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