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这款微型教程的目的,对标的就是奥拓, 使用的也都是一些比较成熟老旧的技术,从技术高度上来说,和拓轿车差不多,但是在成本方面,因为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所以量产后的成本要比奥拓低不少。
另外一点就是奥拓毕竟使用的是日本铃木公司的成熟车型技术,在国内厂家没有掌握其技术核心的情况下,很难对这款轿车进行升级和改进,但康云轿车自从上市以来,已经根据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进行了多次的改进,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康云轿车在与奥拓的进程中,处在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优势地位,并且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在销量上实现了碾压。
至于夏利,引进的是日本大发公司的汽车技术,早在1986年9月份的时候,第一辆下列轿车就已经下线,算得上是国内最早进入家庭的主力车型之一。
不过天津夏利国产化之路却一直走的非常艰难,到今年为止,汽车的三大件依然没实现国产化,使得它的成本无法做到大幅度下降,这也就给了段云开拓国产小型轿车的机会。
从这款小型轿车立项之初,段云也对这款轿车的提出了一系列的参考意见和指标要求,从车辆外形上,他借鉴了天津夏利的做法,将这款轿车计为两厢车,这样一个好的就是在体型小巧的同时,还能够拥有更大的储存空间,这一点对于家用轿车非常重要,因为普通民众购买汽车,除了乘坐代步之外,也有很多时候会用作拉货或者在更多的行李,所以空间大小对国内的汽车消费者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量。
另外一点就是车辆的本控制问题。
想当年,夏利曾连续18年占据销量冠军宝座,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感觉,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核心是抓住了时势,说白了,不是夏利有多牛,而是运气好,碰到了那个时代,时势成就夏利。
国人都知道,夏利有二厢和三厢,90年代,二厢71万-82万,三厢9万。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已经没有比下列更便宜的三厢轿车,这种廉价轿车很受欢迎,大街小巷的出租车足以证明。
它便宜、省油、提速快、空间比奥拓大,这就是老百姓买它的理由,在当时,这就是好车的标准。那时候2元“抓奖”的车型就是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