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198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掌上电脑(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了全球最顶尖的科技人才, 他们的技术和创造能力是不容小觑的,但是由于些技术产品往往都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缺乏全局性的技术统筹系统,也缺乏对此类产品的充分市场调研,加之技术底蕴不够强大,所以制造出来的产品成本确实太过高昂,且缺乏广泛的实用性,这也就导致这些小公司的产品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而他们最终归宿,好一点儿的会被大公司全盘收购或者控股,差一点的就是烧完投资资金之后,直接破产倒闭,所以现在的美国,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公司诞生,同时也有大量的公司倒闭,优胜劣汰在美国科技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尽管绝大部分的美国中小公司新产品在段云看来并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但也确实给他带来了一些技术创新的思路,尤其是这些公司对一些电子产品小型化设计思路,给了段云很大的启发。

    另外在今年的展会上,掌上电脑也成为了段云重点关注的焦点,并且仔细的研究了一些展品的设计方案和思路。

    其实在1993年的时候,掌上电脑就已经亮相ces, 1993 集成电路和微型化大力推动行业向前发展,1993年的ces的一大焦点便是掌上电脑(pda)。

    该类手持设备实质上就是没有电话功能的早期智能手机。卡西欧利用该展会推出了它的xl-7000掌上电脑,该产品另称为tandy zoor。

    另外一款掌上电脑由苹果电脑公司于1993年开始制造,其电子设计与制造是在日本由夏普(sharp)负责(sharp曾推出过初期相容机种),而台湾的英业达集团也曾经代工过p130。

    最初的newton使用ar 610 risc cpu,具有触控屏幕、红外线、手写输入(甚至支持草写)等。使用的操作系统是newton os。而其手写辨识功能为一大特点。苹果公司对其的正式名称为“ssapad“,而“newton“则是苹果公司对其所使用之操作系统的称呼(newton os)。

    但是因为newton在市场上找不到其定位而需求量低而停止发展,并于1997年停止了生产。

    这也就说明,其实很多高科技的产品都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因为成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