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锂博士给了火锰和火铌太多的惊喜和意外,两人都能想象得到锂博士在地球上执行的“绝密任务”对火星人对火星来说意味着什么。
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听从这位国宝级专家的安排,一起把1号地区的通讯基地和军事基地建好。
“接下来,我会先把科考船的系统升级,作为临时指挥中心。你们俩就驾驶各自的战机等候我的指令。火铌负责信息基地建设,火锰负责能源和军事基地建设。”
说完,火锂走进了科考船的驾驶舱。
火锰和火铌再次抱别之后,各自升起了战机。
大约半个小时,火锰火铌都收到了火锂发来的执行手册。
他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分别实时监控工程进度,第一时间进行验收。
信息基地规模较小,设施设备只须一台工程运输车;能源和军事基地则是由多个小工程项目组成的大工程。
火铌这边,工程运输车开到指定位置,底部伸出四个钻头向下螺旋钻入地下支撑固定,然后就地变形展开重组成一个约100平米的正方形,信息收发仪器则居正中心,旋转几圈后,正方体四面竖起,形成一座正方体的房子,底板托着机械臂向上滑动成了房顶,而机械臂一节节伸展成高约20米的天线,正对着火星。
火铌盯着面前的屏幕,一边看着实时监控画面,一边看着各项参数的汇总报告,就这么一个外表看着简简单单的“铁皮屋”,内部其实已经另有乾坤:工程车的动力系统已经转换为信息中心的动力系统,原控制系统已和信息中心的控制系统组网合并;工程车的车体本身即高强度合金,足以为信息基地提供aaaaa级防御——即便是毫不起眼的底板和机械臂,此时已经转换成了信息收发器。
火锰这边工程量虽然大些,但同样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九台工程车到达指定位置后,首先是向地掘进,构筑双层地下室,铀能转换器加上科考机器人的实体组合安置于下层,将补给船送来的1吨铀紧紧包裹;装备生产线安置于上层,地上部分则是由九台工程车底板延展再拼接而成的巨大甲板。
从空中看去,像给环形小岛装了一面镜子。
双基地完成两大主体工程,火锰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