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帮助朱棣,与他亦师亦友的道衍大师,被赐名为姚广孝。
而这个在朱棣为燕王之际,就跟随于他身边的小太监三宝。
此刻,也同样被赐名为郑和!
对于这个名字,网友们看不出什么深意。
但是!!
当朱棣询问,郑和是否做好准备的那一刻。
网友们仿佛抓住了什么。
很显然。
朱棣,并不是平白无故的赐予一个太监名字。
他这么做,一定有深意!
在无数网友的猜测下。
回忆继续,画面跳转。
新的记忆,徐徐浮现。
皇宫大殿。
朱棣身穿五爪金龙袍,端坐于龙椅上。
下方。
文武群臣分列左右。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大殿正中。
一袭官服,双膝跪地的郑和身上。
站在朱棣身边的宦官前行两步,来到阶梯旁,手持黄绸,高声朗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特命郑和为正使,由福建港出发,一路西进,对沿途各国,示我天朝之国威。”
“行径途中,通好他国,怀柔远人,宣扬德化!”
郑和激动叩拜:“臣,郑和,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说罢,郑和缓缓起身,恭敬的接过黄绸。
眼中,充满了坚定!
看到这一幕。
网友们恍然大悟。
“这……朱棣是打算让郑和率领舰队,去访问其他国家?”
“我曹!大明朝这个时代,海运已经这么发达了吗?”
“应该不算太过于发达吧?很多现代工业,明显还没出现!”
“说的对!当初朱棣率领大军渡江的时候,乘坐的也都是木船,就是体积比曹操的那个时代大了不少。”
“已这种工业水平,派遣舰队下西洋啊!这也太牛皮了吧!”
“不行!兄弟们,这一幕,咱们必须要记录下来!拿给那些外国友人看!”
“老铁说的对!之前我去外国论坛,给他们看朱棣说的那句话,他们还耻笑呢,说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