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2章 城门大破,屠杀殆尽(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往日里所表现出的仁德之主的形象。

    后代的史书中如是评价明武帝: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

    望平城,县衙。

    敞亮的宽广办公堂内,刘辩坐于首位,左右两列各是文武官员。

    这时,贾诩从右侧出列,拱手作揖道:“启禀陛下,城内的乌桓余孽已被几位将军率军清剿完毕。”

    “杀敌共计一万五千八十余人,还俘虏了乌桓各级武将官员三百二十人,已被押送至城中牢狱中,听候发落!”

    留下乌桓的乌桓各级官员,自然也是刘辩特意嘱咐的。

    为何要留下这些人的性命,而不杀之呢?

    首先,为的是通过这些中高级官员之口了解更多关于乌桓内部的消息以及关于中州大秦帝国的消息。

    因为除了乌桓的中高级官员之外,普通乌桓士兵啥也不知道,就是单纯的战争机器,留之无用,不如杀之泄愤。

    刘辩倒是有俘虏这些乌桓人,然后派他们去修长城、修官道的想法,但是又想到将士们攻城数日,心中积攒的怒火和压抑情绪未曾发泄,必须要屠城以泄愤!

    也就没留下这些人的性命了。

    大汉的士兵虽然心理素质很高,但是在连续作战攻城之后,心里的压抑情绪也已经到达了极点。

    以往历代名将皆会采用屠城这种残酷冷血的做法缓解情绪。

    但是刘辩自然不愿屠杀自己的子民,毕竟望平城原本也是大汉疆土的一部分。

    因此只能屠杀这些猪狗不如的乌桓禽兽了。

    这样也好,还省了军中粮草,免得被这些俘虏吃了。

    除了第一个方面的考量之外,不杀中高级官员还有另一个层级的考虑。

    那就是试图驯服归化这些乌桓的中高级官员。

    为日后攻破乌桓而无人治理当地的窘境提前做好准备。

    这就叫做走一步看百步。

    仅仅是收回了望平城,刘辩已经想到了之后攻破乌桓如何治理的问题。

    贾诩发言完毕后,首位的刘辩微微点头,随后笑道:

    “文和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要辛苦你了。”

    “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