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金凤飞离小山村 青山思归收拢心(1/4)
老支书吐出烟圈若有所思的问:“李老师,你来咱这里有两个月了吧!”
“支书好记性,两个月零两天了。”青山面带微笑但内心却风吹湖水浪打浪。摸不准支书的准确来意。
“在这里工作生活还习惯吧!咱这山沟里交通闭塞,人迹罕至,文化落后,孩子们离家远,年龄又小,你既当家长又当老师,风里雨里接送学生,照顾在校住宿学生的吃喝拉撒,对于你这样的年轻人舍小家为大家,实属不易。我多次给公社教育站说过,让他们多关注你,大力宣传你这种为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领导对我如此关心我很感动,当教师是我的理想职业,特别是能为山里的孩子们当启蒙老师我真的感到很自豪。”
“孩子们都喜欢你,你的名声越来越好,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来上学,孩子也越来越多了,你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经支部研究,学校增加一名教师,增加一个后勤人员。来减轻你的负担,你也可以经常回家看看。”
青山听得最清楚的话是,“你也可以常回家看看。”心里画了一串问号,支书是不是听到了风言风语有意让我离开这里呀?尽管这样想,青山还是按照通常的逻辑思维回答:
“那可太好了,这样省得彩云来义务帮忙出力不讨好,还落了一身闲话。”
“山沟里女人没文化,没出过三门四户。除了偶尔有说书的,没接触过正规的文化娱乐活动。说书的是为了收点碎银子尽是胡诌,多是下半身的内容,就那,年轻妇女和半大孩子们满山冲地追着听,以此填补劳作之余的无聊。再就是耍猴卖狗皮膏药的来耍耍,也吐不出什么好的东西。所以个别不甘寂寞的女人就爱传些闲言碎语。别给他们一般见识。”
“我一个有家小的大男人怎么都无所谓了,彩云可是个十七八岁的黄花大闺女,受得了吗。”
“谁说不是呀!彩云妈来了,她可能要跟她妈去上海了,我们也支持她回上海,不能让彩云重走她妈妈的路,走了好啊,到大城市横竖都是路。”
青山听说彩云可能回上海的消息,脸上风平浪静无什变化,但心里却像个大石头扔进了坑里溅出了水花,荡起了涟漪。嘴上却说:“那是,彩云在这山沟里也真是屈才了,这么热情、善良、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