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个屁,赶紧走,去你家告诉你妈一声晚上在我家吃饭。”刘明锐迅速转移了话题,并且快步走出胡同穿过马路,向王三家走去。
王三和他爷爷家住一个院,他家住得是他爷爷家原来的老房子,之前当仓房了,后来王三他爸工作调回d镇,又重新收拾收拾住进去的。王姥爷家是镇里的老户,早早就自己建了房子,还有个大院子,那时代要是指着单位发房子可没这么宽绰的环境。
虽说这个年代还给免费发房子,但是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论资排辈不说主要是资源少,很多人进单位住得是单身宿舍,有孩子了还住单身宿舍呢。就算分了房子也没多大,有不少一家五六七八口住在单位分的十几二十平的公房里,其中更有甚者还是祖孙三代挤在一起。
刘明锐家东边就是一座老毛子房,外面全包得厚木板,刷着黄绿相间的漆,这座大方房里一共住了五户人家,最少的一家是李叔家三口人,大概10平的面积,他家对门的秋叔家也是10平左右,是四口人。其他三家面积能大点,但是人多啊,都是祖孙三代。可见当时的居住环境吧,并且据刘明锐所知,这种情况越是大城市越是严重。
后世还老有人在网上发牢骚,说什么原来房子不花钱。的确是不花钱,不用贷款,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花钱的房子真能住的方便舒适吗?这些情况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但就是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纯纯的24k人渣。
刘明锐记得08年刚到重工市的时候,借住表哥的房子,算是八十年代建的比较好的单元楼,一层三户,一户四十来平。而08年的当时,隔壁的邻居就是两家同住一户,共用卫生间和厨房,一家是祖孙三代,一家是夫妻俩有个女儿,女已经工作不回来住了,他们的房子就是前些年单位分的。
奇葩的是在10年左右,祖孙三代那家买了新房搬走,老房子就卖了,刘明锐本以为会是那夫妻俩给买下来,结果出人意料的那一半房子卖给了另一家……再后来刘明锐贷款买了新房搬走了,隔壁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老舅妈,我三哥晚上在我家吃饭,你做饭不用带他的份,吃完玩一会再回来。”刘明锐拉开王三家的门也没进去,在门口就跟王三他妈打了招呼。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