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还好点,自家的菜园子里还能出产点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冬天就彻底完犊子了,那年代当地几乎每户人家都会有储存冬菜用的地窖,里面尽是什么土豆、大萝卜、大白菜了,差点就把我们老刘吃成红眼兔子。当然那时候肉食少并不是刘家独有的,而是普遍现象,差不多家家如此。并且刘明锐小时候还有点挑食,有后来的身高其实也很不容易了。
就拿碗里的荷包蛋来说吧,刘明锐在上高中之前是不吃鸡蛋的,无论蒸的、煮的、煎的、炒的。虽然刘明锐不吃鸡蛋,但是老妈却总希望他能吃,经常给他做。倒也不是他不想吃,只是一吃鸡蛋就恶心,尤其是鸡蛋黄,说啥就是吃不下去。只是那时候肉少,鸡蛋已经算是很重要的营养食物了,没看人坐月子下奶都是送鸡蛋嘛,可惜刘明锐他吃不下去。
但眼下自己这毕竟是重生回来了。
不能给重生大军丢人啊!
低头看看自己细嫩的小胳膊,小短腿。刘明锐在心里重重的点了点头:“嗯,得赶紧解决吃的问题。没肉吃怎么对得起以肉食动物自诩的自己。”
在那时候解决吃的问题其实就是解决钱的问题。
1987年的今天,虽然粮票肉票还发挥着相应的功能,但市场经济也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地菜市场上肉类商品已经不算稀缺了,只要有钞票,猪肉、牛肉、羊肉都能买到。粮食也不用仅指着每月粮本上那些定量的供应粮食了,议价粮店也已经出现。虽然大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有反复,但是供应量对吃的影响属实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