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听故事的人,我真心觉得恋爱中的女子不仅是侦探,还是哲学家。她们在少女心与老母心之间来回穿梭却不觉疲惫,还能一边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一边逻辑自洽、自我安抚。
比如说,他们是一场姐弟恋。本来余丽是比较排斥姐弟恋的,她曾经幻想的对方必须是霸道总裁的模样。没曾想,谈了一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学弟,还是日常奶狗型的。
光这个矛盾,她就从开头挣扎到了现在,不断寻找理由说服自己。比如,他很乖,这样的男友其实让她觉得挺舒心的。有时候,他依赖她也会让她觉得有安全感以及被需要。而且,他也有霸道总裁的一面。
又比如说,他们俩因为什么小事发生了什么矛盾。她开始分析:果然是年龄的差距,虽然只相差一岁;或者是经历的原因,他刚开始谈恋爱……最后总结为,男人至死是少年,就算年龄比她大,也不见得能多成熟。
就类似这样自我攻略后,他们的恋情终于合理了。我暗暗庆幸,幸好她最后要逻辑自洽的方向都是积极的、有利于恋情发展的方向。
他们这一谈,其实已经三年了,从学校到入社会,也算是一种打破“离校几乎等同于分手”的魔咒的奇迹了。
因此,余丽有很多类似经验总结、获奖感言之类的表述与挣扎都很正常。但有趣的是,从另一个人嘴里呈现出来的却不尽相同。
在余丽男友的表述里,就不是一个故事,它更像是直接给出了一个大前提和结果,独独看不到明显的过程,或者是简略带过。
“我俩是大三时开始谈恋爱的,我追的她,如今三年多了。”
“你啥时候喜欢她的呀?怎么追的?”
“大二社团活动时有的好感,大三又分到一组,我就表白了,她答应了。”
“过程呢?”
“情人节我给她送了花和巧克力。”
“就这么简单?”
“对呀。”
“后来呢?”
“就每天一起吃饭压马路。”
“你们能谈这么久也不容易啊!”
“嘿嘿嘿。”
“有考虑结婚吗?”
“这个要看她。”
于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