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小区最大的优点就是绿化面积感人,基本上在视野可见之处,都有一棵树。
我需要有一棵足够粗壮又茂盛的树,让我安安静静地依靠,发发呆,想想心事。楼下这棵就很不错,到了夏天,遮阳也完全没有问题。
房子一楼通常是一侧车库、一侧民居的设计,有的则是架空,留给楼梯,直达自家的小花园。我所站的这棵树,处于是最普通的民居一侧。
这一侧其实挺矮,楼板到门框之间,也不过30厘米的样子。这间屋子里住了一位阿姨和一位奶奶,还有一位瘫在床上不好下地的爷爷。住到现在,也一直没有看到更年轻的人出现过。
只是租客,通常也不会与租友和物业之外的人有关联。只是这间屋子里更年轻的那位阿姨,正好是小区的保洁员。
早晨下楼时,我总是能看到她在楼底扫地。待我跑完一圈回来,她要么端了张小板凳坐在楼梯口休息,要么就在自家门口洗衣服。
通常,在她洗衣服的时候,同屋的奶奶也会坐在门口,看看周围。两个人好像也不多话,我经过的时候,只听到衣服与搓衣板摩擦的声音。最热闹的,还是水。
因为下楼总会碰到阿姨,自然而然就会与她打招呼,像以前在村子里一样。尤其是阿姨总是扬起一张笑脸,一时间也很难让人将她与不幸联想到一起。
只是目光稍微在她脸上多逗留一会,又会发现她颧骨下方都凹陷了进去。事实上,她全身上下也没几两肉,干活倒跟利索。
我是在正好看到奶奶回屋掀开门帘时,才发现床上还躺着个人的。后来余丽告诉我,那个人是爷爷,在她来这边租房子时就已经瘫了。
我天然不擅长应对这种带点悲情调调的场面,平常路过时,不会把目光延伸到门帘之后。包括在与阿姨对上目光时,也只会将目光定格在阿姨的眼睛里。
而奶奶始终没有表情,也不太愿意搭理人。
更多的故事也不会再去了解,看不到年轻人出现仿佛已经把过程和结局都剧透了。这类事情我通常不愿意想象,也怕触及孤独那一侧的悲哀。
神奇的是,我好像能从阿姨的眼睛里看到光。也许那道光就是倔强,不服输。她对每一个人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