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迎春姐姐就在此安歇了,你们自去顽,不必进来了。”又喊到,“侍书,你去同柳厨娘要些和合汤,用冰盆湃好了,过一个时辰再送来。你去开我的箱子,多要些。今日苦夏,大家都略吃些,又滋津又开胃,还能解暑。”
外头的丫鬟一片欢呼,迎春听了,也叫绣橘她们几个去屋里拿些钱,找厨房取些新鲜果品,也拿冰湃好了拿来配着吃,过一个时辰再送来。
等外头的人散的差不多,探春这才悄悄地下了床,摸着床沿,开了一个小柜子,掏出一根簪子。
迎春弓起身子,看着探春手里的簪子,正是一根仙鹤款式的发簪。白银色的仙鹤拱着几蹙梅花,羽毛被錾刻的根根分明,仰天长啸,一点鸽子红缀着眼,梅花用着攒珠并银线一缕一缕地捻起,中间是圆润剔透的红水晶珠儿。
迎春不禁笑了笑,“你这是打的什么主意。”探春并不说话,递了过去,“你仔细看看。”
迎春接了过去,仔细翻看,“并没有什么啊。”探春不由得急了,“你且翻着那仙鹤的羽毛后处。”
果然,摸的一个小小的篆刻,也不知是什么,迎春翻了过来,就着阳光看了个仔细,正一对眼,不由得大惊失色,“你怎么有这个?”
探春一脸正色道,“你不是同我说,你那画来的有些运势嘛。可巧了,我手头也有一件这个。自我捡到以来,日日担惊受怕。也不敢叫他人知道了,处理也没法。”
原来这簪子上的不是别的,正是“贾秦百年”四个字。这簪子正是宁国府已逝的蓉大奶奶秦可卿的东西,不知怎的偏偏到了探春手上。她们二人一看,便知是她家的嫁妆。
“你好端端的,这个从哪里捡来的。”迎春也不躺着了,连忙端坐起来。
“说来也有些奇怪。是尤大奶奶设宴相邀,老太太去不成,太太便携了我去。是我去会芳园时,在天香楼捡到的。”探春回想一番,这才开口。
迎春顿时松了一口气,“那天香楼设了一处她的祭坛。可能是下人不小心落下的,我们去寻尤大奶奶说一声就好了。”
探春顿时摇头,“不可。你可知我去时,那一处幔帐铺地,绮疏雕槛蒙尘,梁上结满蛛丝。我也劝过一二,不该这样地白白搁置。谁知尤大奶奶倒是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