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人们单薄的秋装已经换成了厚厚的冬装。
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迎接新年,贴福字,挂对联,摔鞭炮,走街串门,一片欢声笑语。
街角的腊梅树也开得艳丽,一朵朵嫩黄的花苞挂在枝头上,风一吹,一股幽香沁人心脾。
外出赚钱的打工人带着行李敲开了家门,在外求学的游子也奔回了家中,只为这一年一度的欢聚。
只有李怡家的小卖铺,冷清不似平常,往年卖得最多的小金鱼,今年也没有去进货。
“媳妇儿,儿子啥时候回来啊?这都三个月了,一个带暖都没有,我这心里直发慌。”周卫国守着摊子。
李怡苦着一张脸,“我再问问友新吧,这怎么大过年的还不回来。”
周卫国叹了口气,“问吧,这别人家的孩子都回来了!”
李怡拿出手机,却怎么也打不出电话。
一种莫名的直觉告诉她,周辰还是没有回来,夏友新也不知道周辰去了哪里。
李怡深呼吸一口气,“老周,把铺子收了,我们去趟庆州。”
周卫国边收东西边问,“庆州那么大,我们又不知道儿子住哪里,怎么找啊?”
李怡却没有再说,上二楼收拾起衣服证件。
待到有亲戚来串门的时候,门上贴着“暂停营业,年后开张。”
大过年拖着行李往家走的人格外多,像李怡这样拿着行李往外走的却是少数。
偶有碰到人问去哪,李怡都笑着说,儿子喊去城里过年。
大家也都笑着说李怡好福气,生了个孝顺儿子,以后有福享了。
李怡也都一一应承下来。
冬天的天,黑得格外早,车还没有到庆州,天就已经黑了。
一到客运站,李怡就带着周卫国上了出租车。
直到二人到了周辰出租屋的门口,周卫国才反应过来。
“媳妇儿,你咋知道儿子的地址的啊?”
李怡看了眼露台上挂着的衣服,“我给儿子之前上班的地方打了电话,问了他之前的主管,入职的个人资料上有。”
周卫国举起大拇指,“媳妇儿,你真聪明。”
“那咱们就